谁说125不能进藏,巧格进藏篇,我的摩旅日记

更新于2024-06-01

一个人总是无法同时拥有摩旅和对摩旅的感受,

突然回想起西北的摩旅,

犹如一场没有开始和结尾的梦境,

那荒凉且旷野的美感在脑海里若隐若现,

只记得那片草原上的阳光,

在时隔半年多以后,

依然晒得我内心躁动不安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长途摩旅季节,从318川藏线回来已经一年,23年4月考取驾照,买了人生第一辆摩托(雅马哈巧格),暮然回首那是23年7月份我第一次进藏,网上组织了一帮臭味相投的摩友就出发了,十几个人都是第一次进藏,都不熟悉路欲哭无泪!

郑州西四环集合出发

本次出行车型复杂,有仿赛,有街车,有本田复古,也有五六台125踏板。俗话说摩托界的几大另类,adv在压弯、防赛在摩旅、 越野在通勤 、踏板在越野 、复古车在拉极速,你属于哪一种呢?(路线攻略在结尾或索要)

还有几台大排量跑得快先出发了没拍照

第1天350公里左右

我们从郑州出发走310国道,一路走来通畅无比,穿过函谷关,到达风陵渡镇

建议住潼关县可夜游古城,我们是跑岔皮了

函谷关渠道

说起函谷关,不得不说一个典故:《道德经》老子骑一青牛,西出函谷关。老子为何要西出函谷关?

任何事情都有个来龙去脉,若不是其它的事情连累了他,老子也不会就此“一去不返”了。当初,老子有个官职,是东周的收藏室史,等同于现在的收藏馆馆长。所以,老子较常人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读遍天下书籍。老子一读就是二十年,等他出来时,身带“紫气”。

其实,老子是有名字的,称作李耳或李聃。据说,取得此名是因为老子有一双又厚又长的耳朵。为何他不似后来的那些学术大家孔子、孟子等人冠以自己的姓呢?那是因为:老子出生时不似其他婴儿,而是一“老者”的相貌,鹤发童颜,所以,才有了“老子”这个名。

本来,老子这个馆长应是和朝堂沾不了什么干系,但哪知,王子朝在周景王去世后,开始作乱生事,还从收藏馆盗走了很多宝贝,然后,就逃到了楚国。而且,很巧的是老子就是楚国人,大家能不怀疑他吗?于是,老子也开始逃亡了,一路向西,就出了函谷关。

那么,老子为何就能出得了函谷关?

在古时,人的流动比现在难,影视剧中就经常能看到这一幕:古时的城门口总有官兵检查来往行人。而有些“职业”是禁止离开本地的,比如:商鞅在秦国时,就规定了农民世代只能守在这一片土地上。由此可见,东周发生了这么严重的事情,老子应是没有拿到出关证明的。

史书中有这么一段话:“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这里就写得很清楚了,老子可是留下了“买路钱”,那就是《道德经》。当日,函谷关的关令尹喜见“紫气东来”,便知是有真人来了,于是,连忙上前迎接,远远就见老子骑着一青牛而至。

见此,尹喜要拜老子为师,而老子什么也没说,只是留下了5000多字的《老子五千言》,即今日的《道德经》。

出函谷关就遇到雨柱,第一次近距离看雨像帘子往下落

进函谷关前灵宝方向也是绝美,肉夹馍好吃

潼关古渡1

潼关古城最高的那个

潼关古渡黄河边

潼关古渡

第二天我们奔赴西安,沿途看到了大山和平原的交界,蔚为壮观,半路参观了白鹿原影视城。晚上抵达西安住宿。

华山相关的大山

白鹿原里面拍过的电影电视剧挺多的

白家祠堂

晚上我们去了西安市区,到处都是人人人

到处都是汉服小仙女

人人人

第三天我们从西安直接上高速,中间用时好几天到达成都大邑县(算是318起点)。中途可以下高速住宿,也可以带帐篷睡在服务区(注意躲避**不然被撵下去)

翻越秦岭服务区休息

中国最美三大山,大别山,太行山,秦岭,今天中午全部打卡完毕(以后的目标昆仑山)。

服务区休息

遇到大雨,服务区加油

大邑县集合出发

从西安翻越秦岭,一路走来到达成都,终于体会到诸葛亮挥师北伐,六出祁山的不易。

成都出发康定泸定

沿途美景

泸定

飞夺泸定桥

泸定露营基地

泸定大桥

康定情歌木格措景区

云彩就在头顶

毛垭大草原

海子山姊妹湖

折多塘留影

怒江七十二拐怒江大桥

下72拐遇到一个从青藏线反穿的大哥,骑的普通自行车🚲历时一个月从郑州骑过来,好后悔没能与他合影。

怒江大桥

偶遇山地车骑行团队,点赞👍

波密沿途树木林立,与之前路过的风景截然不同

波密住宿

小江南

通麦天险

与电摩兄弟合影留念

不要害怕出发,路上自由人组队。

不要畏惧终点,你只需埋头骑行!

布达拉宫确实美呀

篇幅有限,其他图片就不放了。旅行结束,返程。祝每一个摩友都能完成自己的梦想旅程。人的一生就像318,不可能走完所有的美景,不过多的停留,给自己留下美好的回忆,每天都穿梭在忽高忽低的海拔中,正如人生起起伏伏是常态,不纠结过去的路,向前走,是目标更是美景。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