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各位读者都或多或少有看到,在一片内卷环境里,各个大贸品牌,进入降价和闭店的风波中,大贸品牌在中国的洗牌模式展开。
去年下半年有杜卡迪大魔鬼清理老款,以及宝马R18的清即将到期库存。
今年年初奥古斯塔清仓、本田带头官降。
川崎跟进主力车型价格调整。
KTM多款主力车型价格调整。
然后是雅马哈。
杜卡迪的价格调整今年还来了第二波。
铃木的非正式经销商清库存也在这时候补了一刀。
哈雷经销商把泛美二次跟进清理即将到期库存。
印第安经销商跟进清库存。
凯旋新车上市定价低于预售价……
悄然间,我们发现,原本很多想都不敢想的车型,好像似乎或许……努努力也能拥有了?
蝴蝶效应下,今年传出多家大贸4S闭店和商家退出经销商网络的消息。回首三年前,各大势力的商家们还在拼命争夺新地盘、升级老店面,一二三线城市雨后春笋般的开新店,现在再回想,有种恍如隔世的错觉。
倒是一众国产品牌,在逐渐剥离利润率并不高的通路车型生产后,基本都正式转向娱乐车型的业务,以QJMOTOR等为首的国产品牌,今年都在研发、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再创新高。
说实话,战车也跟各位一样,对扣鸡的套娃模式感觉戏谑,平时也动不动拿扣鸡开个涮。但作为一个亲身经历过2009中国摩托车工业低谷的车友来说,能看到中国摩托车的内卷,其实还远没到水深火热的地步。相信今明两年,将会上演更多惨烈的厮杀。
而当年,帮助各大品牌成功从摩托车工业低谷中存活下来的求生模式,有好几种。当下扣鸡所被大家诟病的套娃情况,其实,正是当年钱江在尸山血海中扛着浙江板块的大旗,挣扎渡过那个最艰难时期的操作。
那个时候,毫不夸张的说,一款铃木王款125cc跨骑车,能分出三十几种同款,在售价3350~5880区间,填的满满的。相邻的两款铃木王款125,差价仅一两百块钱。而外观上,基本是同一车架,装配顶杆机、小链机,装配鼓刹、碟刹,其余就是贴花和前后泥瓦有轻微不同。
现在的车友,看当年钱江的变态版套娃,是难以理解的。但对当时整个行业的艰难环境来说,它最大限度的消化了工厂的产能和库存,让品牌在成本和销售上做到尽量均衡。同时,优势是让经销商大大增加了客户首次进店成交率。
是的,虽然战车对摩托车了解不少,但假如我有硬性需求要买台轿车的话,就傻眼了,因为我只认识BBA或一些国产品牌的logo,对某款轿车的配置和表现,照样是两眼一抹黑的。可能会在买车前请教有车的朋友,但大概率会在各个4S店闲逛看车时候被导购引导购车。
当你有确切需求、有心理承受最高价位时候,稍加引导就很容易促成交易。尤其是娱乐型摩托车这种已经进入快消品的商品,基本就是靠冲动消费。各位不妨回想一下自己的购车经历,是不是在网上看到某款车后,觉得还不错,抱着去店里看看实物的念头,结果不小心一冲动就订车了呢?
套娃模式的优势就在这里,品牌旗下的车型树会庞大且全面,在消费者购买的价格区间里,产品几乎能全覆盖。此时商家只需有一个好的导购人员,就能促成进店后的首次成交率。尤其在当下内卷环境中,同类竞品众多,网络信息让获客量却变小,但凡能进店的,都是对车或多或少有真实想法的消费者。在消费者还含糊其辞,导购还没明白消费者想买两万还是三万的车时候,店里的产品却布满一万到六万的区间,并且跑车、街车、巡航、拉力、复古、踏板全都有,排量能依次排开,让消费者看着五六万的车流口水时,适时抛出店里两~三万车型的购车折扣,辅以低利率分期业务,自然会大大提升顾客首次或二次进店成交率。
所以,在那个摩托车行业低谷时期,钱江靠着深度套娃模式和售后服务,硬生生从一堆一线品牌里杀出重围。也因此,跟车友交流时虽然常拿扣鸡套娃开涮,但也不得不默认QJMOTOR这种生存模式的实战效果。
中国摩托车消费群体最初接触大贸车时,因为车价昂贵和进口品牌的饥饿销售策略,导致身边实物较少,一台CBR650R在大家眼中觉得跟神物一般,甚至双缸忍4都能成为网红小姐姐的标配。
随着这几年国产众多品牌的崛起,尤其是扣鸡这种深度套娃模式疯狂卷起来时候,我们发现,与忍4价格接近的赛6,配置、缸数、排量、外观、声音、售后,都让消费者获得更好体验;比CBR650R还便宜的赛8,也照样可以做到类似效果,甚至还有WSBK参赛车型的光环加身,面世后短短时间里逼得CBR650R价格两次调整。再加上,我们身边这些大贸车主多了,实车都经常去店里试驾了,通过两款车型的反复对比、试驾之后,车友们也更加清楚国产品牌的优势在哪里,可以更冷静的在购车时做出最佳选择。
现在,在众多国产品牌大排量娱乐车型的包夹下,大贸车型不再是当初高傲的面孔,开始放下身段从车辆售价上做文章,拿出库存或即将超期车型做特价吸引消费者。看得出来,重重销售压力中,再高傲的绿茶也要考虑重新做人。因此,才出现了前面看到那些降价和闭店消息。
今年踏板车型的突然火热,所有品牌都看到了商机。原本由雅马哈本田大贸踏板车一枝独秀的情况开始改变,各品牌也卷起了踏板车的配置和售价。扣鸡的鸿系列又快速布局,从125cc~350cc,甚至还有传言中的400cc和500cc。
除了布局产品线,扣鸡又主动跟进市场售价策略变动,鸿125cc标准版,这几天被卷到7999的超低价格,让UY等同级别车型鸭梨山大。从当下趋势看,排量更大的大贸踏板车型也快要开始价格调整了。
1993~2009,中国摩托车工业由如日中天到坠入深渊,2010~2024,中国摩托车工业由逐渐回暖到再次辉煌到突然内卷。经历过两次行业曲线波动的一线品牌们,都有着极强的抗压能力,和独具特色的求生模式。国产品牌,虽然常年被我们消费者诟病开涮,动不动就劈头盖脸喷一顿,但又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操作,的确实打实给车友们带来了一系列的实惠。
即使在全国一百七十多个城市禁限摩的大环境里、即使在内卷加剧的不利因素中,中国摩托车工业,在夹缝中挣扎求生。这一波内卷洗牌之后,优胜劣汰下,才能刷洗掉那些试图赚快钱的企业,保留下那些坚信行业将走向成熟的品牌。比如QJMOTOR的各种操作,包括产品布局、售价、配置、售后、研发、安驾活动、赛事、车手培养等等等等。这些我们看似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是要有大把的钱往里砸的,若不是对行业的未来充满信心,谁舍得这样操作。
如QJMOTOR这种特色鲜明的品牌还有好几家,回头一一给大家介绍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