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上的牌,到目前已经骑了1700多公里,说下这车的使用感受以及优缺点
在成都双流天鹰总代旗舰店提的车,老板服务很好
买的标准版,亮灰色看起来很有质感
300公里时做了首保,排气管没有自家150的好看
夜间灯光效果
近光灯效果
远光灯效果
加装前后行车记录仪,买了一个油壶支架用来装显示器,原厂高配只有前记录仪
前行车记录仪位置
后行车记录仪位置
更换米其林后轮胎,标准版原厂胎用的是远星旗下幼神轮胎抓地力一般,高配用的是正新SC01半热熔轮胎
米胖子的CT2是我最喜欢的轮胎,不管干地还是湿地都是稳如老狗
更换前浮动盘
浮动盘和原厂制动效果差不多,提升感受是很细微的,只是刹车时的感受变了
原厂内挡泥板太短,买了一个延长的,用手钻开孔加装
安装效果
切除多余部分
虽然不太美观,无伤大雅有效就行
第一批车橡胶套水平位,怠速抖动大
原车取下来的吊架衬套
后续车辆改良过的衬套
改良后呈45º
坐垫有点难关需要用力按压,卡扣处加两个薄垫片解决
原厂反光镜太窄,骑行时圆圈处会有盲区
更换布雷斯通是150同款后视镜,视线大了很多,增加行车安全
装上效果不错,都是用的10mm螺丝
装了一个挂钩
原车减震效果太硬过减速带弹跳,于是开始了后续的改装之路,可谓是一波三折
第一次淘了一对150高配的减震,结果比原车的还硬
然后又买了一对300多的后气囊减震
换减震比较麻烦需要彼此侧面板和尾灯
购买减震时注意尺寸大小,减震要是太粗会磨轮胎,这车轮胎离减震比较近
颜值提高一个层次
用了一段时间发现蹭气瓶,效果还是不行
于是又买对600多的
第三次更换减震,用了一段时间调整不是软就是硬,过减速带还是跳
于是第四次更换减震,终于!终于合适了,过减速带不在跳,过坑Q弹不触底,虽然是最便宜的但效果最好
发现一个规律,减震这玩意儿除开颜值,贵的就并不一定比便宜的减震效果好,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由于这车下悬挂结构车身跑动时会有轻微晃动导致有点磨轮胎,但日常使用感觉不到的,用了几百公里没啥问题
因为这编文章,导致这款减震的销量增加,问的摩友很多,导致买减震的人也多,为了避免大家盲目跟风,这里说明下,这款减震个人感觉是比原装的好些,由于这款车做的比较紧凑,减震装上去后左边会有点磨轮胎,但并不会影响使用,我也是用了很久也没感觉出来,其他摩友发现我看了才知道的,所以购买前做好心里逾期,不要盲目跟风购买。
更换NHK铱金火花塞
原厂的也是NGK,但比原厂的点火芯更细,点火声音更快更好听
更换坐垫
坐垫看起来比原厂的长那么一丢丢
外观模仿的21款雅马哈xmax,只是尺寸小了一些
这颜色和漆水和我头盔差不多
天鹰这款车用的是隆鑫无极250GT的同款发动机,相信很多车友选择这辆车时会担心和无极一样出现发动机漏油的问题,目前这款发动机已经改良过,群里最远的已经行驶了一万多公里,最少的普遍在1000公里以上,还未出现发动机漏油的问题,相比无极几百公里漏油和换发动机的情况,说明这车出现发动机漏油的概率上已经大大降低了,所以不用太去担心这个问题,当然这点还需要时间去证明是否真的稳定,对于一个踏板车爱好者,前后骑过十几辆踏板,一开始其实我对天鹰这个品牌是存在偏见的,觉得这个品牌就是一个国内三线小厂,比不上宗申、QJ、无极这些大厂,但真正去看了实车和试骑之后,发现这车超出我的逾期,动力强劲油门丝滑,刹车灵敏,操控好瞬间让我有了买车的冲动,就像厂家宣传的那样是辆25匹城市穿梭机。
这辆车骑了一个多月说下使用感受,也给后续想买的车友一些参考
优点:加速轻快,动力充足,油门丝滑,高速稳定,(高速稳定性强过我之前骑过的RT2)车身轻,轴距短,转弯半径小,操控好,骑行三角舒适,配置高,刹车制动效果好。
缺点:怠速抖动有点大,坐桶空间不大,反光镜太小,后减震偏硬(载人会好些),坐垫偏硬,坐桶有点难可自行解决,部分车友有收油过等红绿灯熄火的情况,后续需要厂家继续优化。
这款车的定位是一辆十足的小钢炮车型,相比小钢炮龙嘉 vmx300,动力更强,高速更稳,颜值更高。相比竞品车型赛科龙RT2,重量更轻,配置更高,动力更强。相比无极250GT,性价比更高。选择天鹰是因为十分符合我的日常需求,150的操控250的排量300的动力,近可城市代步远可长途摩旅,总之我对这辆车很满意,希望天鹰以后能越做越好,期待以后350的表现,
最后提一点,本人有正当职业非专业写手,未拿厂家分文好处,摩托车只是我的日常代步工具,写文只为分享最真实的买车用车经验,有进群需求的请不要找我,请在摩友圈找圈主,我懒得拉人也没功夫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