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天,喀什,休整

更新于2024-07-25

明天即将踏上返程之路,今天主要就是在喀什休整,积蓄体力以及在烈日下把喀什的地标建筑打卡。

得知天津这几天暴雨,而这里一如几年前一样阳光暴晒,坦率的将,空气质量要比和田好很多,许是远离沙漠的缘故。真心佩服这里的原住民,烈日高温下,店铺基本上都没开空调,只是把门打开,路上行人男人大多都是长裤,相比之下,我就显得很另类了。

打卡第一站,香妃墓。

和我2019年来不太一样了,增加了很多建筑,以及各种文创小店,看得出在努力打造旅游的氛围,一路走着,顺便听维族导游来讲解。所谓历史,后人杜撰者甚多,而我们常常热衷于杜撰而忽视了正史。无论处于何种初衷,毕竟容妃受宠于乾隆皇帝二十余年是不争的事实。皇帝为其在圆明园,避暑山庄,喀什都留下了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建筑,给后代文人和猎奇者无限的遐想空间和创作自由,顺带着香妃墓成了来喀什打卡的必经之地。从这一点来看,风流天子也是大功一件。

这一次和上一次去稍微不爽之处在于上一次免费观看的文艺表演,现在都已经收费,而且根据表演内容分为不同等级,想要白看是不可能了,唯一庆幸的是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店铺老板,都是彬彬有礼,笑容可掬的,让内心些许不快,也不好意思再发作了,只得以“曾经看过,无需再看”聊以自慰。

打卡第二站,艾斯尕尔清真寺。

紧挨着老城,但抵达时正在进行祷告,也成全我享用了一份伴随乐曲演奏的新疆午餐。店铺还是当年的老样子,服务员很热情,于是攀谈起来,在手机在手机中还找到了当年和演奏者一起的照片,彼此之间翻看,顿觉时光荏苒,和服务员约定,下次再来,就寻找彼此,然后再看2024年的照片,就如当年在路上和旅行者定下的一个又一个约定一样,后来大多数都实现了,这一次,应该也差不多吧。清真寺开放区域并不大,由于我本非伊斯兰教徒,故而只是进去走了一圈而已。相对于清真寺,午餐时候的怀旧反而更让我轻松惬意。

在烈日下,把车擦洗干净,准备明天的旅程,然后逃回民宿吹空调。民宿很安静也很干净,除了一个维族女孩在安装支架,空无一人,许是大家都躲在房中,期待晚上十点,太阳不那么毒辣的时候再出去走走。毕竟这里是中国最西端城市,而晚上十点之后,真正的热闹才刚刚开始。

这一天不开车的感觉,很棒。

昨天晚上路过老城的一家咖啡馆,瞬间响起五年前和儿子在这里歇脚并且儿子在便签纸写下“要和爸爸一起旅游”,一瞬间,还有点小感动。五年时间了,不知道这小子是否还记得。

打卡第三站,喀什老城。

喀什老城近年来声名鹊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诸多自媒体的推动,而作为喀什本地主推的旅游景点,老城也确实不负这一份苦心。

首先建筑有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其次每个店铺的老板都很热情,彬彬有礼。来新疆次数多了,所接触的形形色色行业的人都是很有礼貌,这让我对新疆人的原有印象大为改观。店铺无论购买与否,都是很耐心的给你推荐讲解,这一点,内地的一些景点确实要学习。

老城的店铺,衣食住行,包罗万象,在这一片城区,可以买到你所希望的大部分东西。太阳落下,找一家清吧坐坐,舒缓一下自己,看着窗外来来往往的路人,想着着二十多年来的过往,回忆着此次出行的全部机会都已经实现的圆满,筹划着明天开始返程十余天的路线。

曾几何时,我出行没有想过那么多,就是一个背包而已,而现在不同,想的事情多了,顾虑的事情多了,反而没有了当年说走就走的勇气和决断,人到中年的尴尬,不可避免的在自己身上显现。

唯一欣慰的是,自己还有一份热情和出行的勇气,头脑中装着地图,脚下再等待下一条路。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