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聊入手半年的22款二手战损版进口大贸KTM-RC390……

更新于2024-08-08

宁可工地多吃苦,也要买台KTM

找车

去年计划年后换车,当时在网上找了三辆车:第一志愿隔壁市22款390,第二志愿外地的无极525RR,第三志愿隔壁的隔壁市的321RR-S。当时的预算,只锁定了这三台车,没办法对春啊扣啊川啊都不感兴趣,原因也说不清,就是不感兴趣,完全没考虑。

为何是这三辆,并且第一志愿是390

首先就是预算,预算是2个多的仿赛,排除不感兴趣的就没几辆车了,论预算倾向321的。然后我需要车大,不是排量,是车尺寸要大,我178/150,车小了没感觉,390同级最大,比CBR400R还大,坐高够高。然后品牌,装X哈哈,KTM天下第一。再就是配置,同级最强没有之一,后面再细讲。再到配色,不是外观,外观我需求不高,我觉得远看仿赛都差不多,我重点看配色,原厂黑橙是真好看啊。最后到排量,理论上越大越好,但需求也不是太大,所以排量上当时非常倾向525。品控,售后,口碑,保值率等,要求不高

提车

年后,初六,去看车,先去了390那里,到店,老板不在,店员带我验车,一验就心凉了半截,双边侧滑,不打算要了,就在店里坐着等朋友来接我走,然后计划拿外地的525,一聊,525刚刚卖了……心想今天提不了车了。过了一会儿,老板过来,我想的,来都来了,和老板掰扯掰扯吧,还是倾向于第一志愿。我说车有问题,我不想要了巴拉巴拉,老板说了很多,就壳子有问题,里面没问题巴拉巴拉,最终我出了一个很低的价格,连同年份精品二手阿春450都可能买不到的价格,然后说现在拆壳子我检查车架,再试驾几公里,没问题就提车,然后提了以后有任何问题,与你这店里无关。又掰扯很久,老板同意了。拆车仔细检查,车架无变形无焊接无补漆,螺丝未动,减震三星无变形无漏油无更换,轮胎刹车年份里程都对得上,试驾后,发动机运行正常,无漏油异响,转向正常,松把不偏,最终确定,这车是双边轻微侧滑无撞击的小事故车(后面想办法联系到前车主,确实如此)。一直掰扯到晚上11点多,喜提二手战损版进口大贸KTM-RC390,然后连夜200公里高速回家。冷,但内心火热。22年九月上牌,一手,保险到24年九月,8000公里。

入手投资

原车有一些小改件,熏黑风挡,护弓,一些橙色铝制盖子,碳纤维贴纸,后视镜和仪表膜等。到手后,买一些贴纸,将车壳有伤的地方贴了起来。原计划换套副厂壳或者寄去碣石修复的,到现在也一直没去办,先这样吧。买了个车载充电器,自己接ACC线安装。买了一对起车钉,替换原有伤了的起车钉。原车该有的都有,到手后无投资,几十块钱。我这有个5P手机支架,安装了上去,有点丑,开始想换三星柱支架的,后来也没换,就这样用了。还买了一瓶不锈钢钝化膏,清洗了一下排气管,效果不错。

少与人纠缠,多看大自然

用车细节

仪表:缺点是只有英文,边翻译边研究,花了两个小时左右才搞明白吧。好在常用功能不太多,驾驶模式切换,开关TC,换机油后保养清零,查看保养里程,基本会操作这几个就够了。这表好看,真好看,某越的仪表就是仿照的这个。然后有一句话:你可以永远相信KTM的仪表!油量肯定是准的,没问题,最重要的是,时速表,可以说与GPS丝毫不差,不管时速是3、5十还是百6、7,硬要扣细节,我只能表显时速与GPS时速±1以内。仪表自动切换日夜显示,换挡提示,边撑提示,熄火开关提示都有,细节还是蛮到位的。对了,仪表只闪烁显示转向灯打了没有,不显示打的左还是右,再有一个,这车没有双闪,这事好像不归仪表管,后来我也研究了,有模块几十块钱无损改装,但我没折腾,一年用不了两次的功能,作用不太大。

车灯:常亮近光灯,点火自动亮,通电不点火是低亮。灯光亮度足够了,夜骑也足够用,照射范围够也够大。大灯灯光控制就一个远光开关和闪远光灯。我提车几天后,有一天突然发现这车的左后转向灯有点问题,不太亮,仔细一看,是原车主磕到了,有点开裂,进水了,闪的亮度很低很低,然后网上找,一个原厂后转向灯400多,那一刻感受到了进口车配件是真贵啊!果断花了40多买了一对副厂跑马转向灯平替,质量很一般,跑马效果还行,现在一直用着。拆的时候发现原厂转向灯质量是真的好啊。

减震:前后减震都是KTM自家品牌WP的,前减43毫米的,很粗壮,然后30段压缩、回弹阻尼可调,调节很简单,手拧就行。我一般会根据自己的驾驶需求,经常调节。比如是约人出车跑跑,我会把阻尼调到最硬,驾驶起来支撑非常稳非常有信心,缺点就是太硬,容易累,然后休闲骑或者自己市区代步或者周边游,我就会调到最软,骑着很舒服,但自从有一次走一段破路,弹坑那种,几分钟内连着两次前减触底后,我就不再调最低了,会稍微高一点,到6-7段。一共30段可调,最软和最硬完全是两台车,差距非常大,根据自己的驾驶目的随时调节,非常方便。对了,这减震不漏油。后减回弹阻尼5段可调,需要用到随车工具调节,也是比较方便调节的。同样我也会根据自己的驾驶需求经常切换,硬的时候很爽,软的时候也很舒服。然后最软和最硬对坐高影响也大,坐高差距大约3厘米,这个具体还得看自己的体重。

刹车:前后都是BYBRE刹车,Brembo子品牌。日常是完全够用的,刹车很线性,手感也还行,信心十足。后刹的话,摩托车后刹都那样,用的也不多。后刹的ABS介入时,你会知道它来了,但不会有很明显的哒哒哒的感觉,介入的的柔和,不突兀。前刹我好像还没捏出过ABS,前刹车盘不是浮动的,固定在前轮毂上的,我觉得看起来还不错,蛮有个性的,盘还蛮大。我有一次练车,每次100左右出弯后刹10左右调头,几次以后,还是有明显的热衰和异响。关于刹车异响的,偶尔洗车后刹车盘洗太干净了会有一点异响,基本不会响。

电子油门:好东西!但有个弊端,就是我大约在1万公里开始,冷车启动时着火后转速会迅速拉高,然后马上降下来,开始会拉到两千多一点,随着公里数的继续增加,慢慢的两千多,三千,三千多,四千,四千多。下面有个视频,我就正常点火,我没有拧油的。热车启动就没事。随着里程增加,然后又出现冷车点火时着火既灭,需要两三次才能正常点火,或者点火需要补油才不熄火,同样也是热车点火没事。然后骑行的时候,2档或者3档的时候,偶尔捏离合会熄火。这个情况,我换过一次机油,没用,换过空滤,没用。问了一些人,最终确定是节气门脏了,后面一直骑到1.4万公里,才有时间去洗节气门,200块,洗了就好了。我分析,是这么个情况:电子油门是通过电子控制节气门开合,对比拉线油门复杂蛮多,节气门脏了后,有积碳啊油污啊什么的,会有一点黏住节气门盖板和缸体,电子控制起来就不精准,冷车启动就会出现一些奇怪的现象了,随着里程增加积碳增加,会越来越严重,而热车启动时,节气门也是热的,特别是那些油污也就比较有活性,也就不会黏住节气门盖板和缸体了,就基本回恢复正常。与火花塞没有欢迎,一万多公里,没必要换火花塞,但是看着洗节气门,车上面油箱那一块要拆空,我也就一起换了个火花塞。电子油门日常骑行起来,会更平顺、线性、精准,响应速度也更积极。电子油门和电子节气门,搭配行车电脑,所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快排和真TC。

档位:空档超级难挂!超级难挂!超级难挂!一次性进空档的机率十不足一!有时候卡到了某个点上,不挪动一下车子,怎么也挂不进去!一挑二进空档比二踩一进空档的几率高一些,整体上来说,我估计我平均大概得上下挑踩四次才能进空档。双向电子快排超级好用!超级好用!超级好用!快排一升二会比较重,有点闯动,是正常情况,越往后越平顺,舒适。有时候用离合换挡,滑动离合也很丝滑。这车档位前一二三档设计的齿比比较密,所以能做到0-1五秒,加上单缸,确实前段的体感比较暴力,但毕竟只有43马力,暴躁不到哪去。三档末才能破百。日常驾驶,做不到2档走天下,需要频繁换挡,好在有双向快排。三档在70左右还比较舒适,震感还能接受,到80就要升4档了,不然震感比较大了。然后压弯的时候,有点尴尬就是如果3档进弯的话,出弯断油也就108的样子,还要快就必须升档,开始非常不习惯弯道内升档,但因为有快排,试过几次就不怕了,也就习惯了,出弯想不被拉爆,就挑档吧。正常不很暴力也不脱档驾驶的话,速度30升2档,50升三档,70升4档,90升5档,110升6档,基本20一升。因为是电子油门搭配的电子快排,真的特别好用,我对比过有电子油门的阿普利亚660和拉线油门后期升级快排的450SR和忍4,完全不一样,平顺性,响应速度,降档补油等等细节,使用体验感,和电子油门的完全不一样。有些觉得不太好用的,可以去4S调一下,重新刷一下程序。

TC:这车带TC,KTM的MTC系统,虽然只有开关不带TC介入力度的档位调节,但这是正儿八经电子油门+电子节气门+陀螺仪+行车电脑的真TC!不要被摩托范配置说明误导了,我和摩托范反馈过,他们要我发东西到一个电子邮箱,完了我发说明书到那个邮箱呢,又提前邮箱错误,我就懒得折腾了。稍微暴力一点骑车,快排1档升2档,TC都会介入,有一次我从铺装路冲进草地,拧油门,发动机不使劲,不升转速,不加速,一看仪表,TC灯常亮。这车TC介入的感觉,和一些没电子油门的车的TC介入时的感觉还是有蛮大区别的,这车TC是介入时,是电子节气门控制节气门开合,减少后轮动力输出,不是直接切断动力输出,这样一来,介入时不会有很明显的失去动力的感觉,介入结束后恢复动力时,也不会有很明显的突然恢复动力很突兀的像是推你一把的感觉,来去都比较柔和,然后有陀螺仪,弯道介入的次数和介入的时长,明显比直道多面、久,干路面,直道2升3基本不会介入,但干路弯道,TC会介入。要注意的就是,这个功能在湿滑路面,确实好用,完全很多,会增加雨战的信心,但不要过度依耐,压弯时倾角下去了,TC也扶不起来的,还是要安全驾驶。

车架:很好的车架,很紧致,一点都不松垮,这个动力级别以及我的驾驶水平,不可能用到车架不够用、形变的情况,可劲造,他会给你信心。

排气:单缸,怠速拖拉机,真的拖拉机声音!简直一模一样!特别是录视频不拍到车,只听声音的时候。有好几个人都说过怎么声音像拖拉机,高转还行,大小算有点动静。因为政策法规的原因,我也没有改排气,暂时也没有改的想法,单缸改的意义也是真不大。

发动机:先说震动,毕竟是单缸机,平顺性肯定不如双缸四缸机,但这个发动机的震动抑制已经做的很好了,高转时比一些双缸机的震动抑制做的还要好,从怠速1680转到11000转断油,没有明显的震动区间,只会越来越震动,震感线性增加。所以震感方面保持合理的转速驾驶,完全能接受,不会很震。

最大扭矩7000转,平常驾驶控制在5000-7000,是很舒服的,转速低于5000给大油会有点脱档。

关于漏油,我这反正是不漏,我这台1.5W+没有一点漏油。

关于机油及保养,首先这车烧机油!但是这样的,保养后,新机油性能很好,不烧,大约3000公里开始就慢慢烧了,不纯粹是因为发动机以及驾驶习惯,与机油老化性能衰退有很大关系,很多车都有这个情况,就是到要保养的时候机油会变少一些,只看少多少了。这车发动机上都贴着摩托瑞士的LOGO,保养就用这个牌子的机油,今年这个牌子的机油炒起来了,涨价了还。说明书说7500公里保养一次,我还是没有开那么多,保养提示设的6000公里保养一次,给打了个八折。加1.7升,所以剩下的,千万不要丢,机油少了就要加的。我一般开到4500公里左右,就把剩下的0.3升全倒进去,然后正常骑到6000了换机油。

关于油耗,我这市区,偶尔暴力,冬天4个,夏天3.7。95。同级油耗中规中矩吧。基本跑250公里左右加一次油,90块钱左右。有一次跑了100公里国道70左右巡航,油耗真低,2.5。

网上看到这个发动机有两个通病,一个是档显容易坏,另一个一个是活塞容易坏,我暂时都还没遇到。可以看看者也的视频,这台发动机用的机油粘度一定要50的!然后冷车一定要热车!夏天也要热车!特别是冬天!爱护一点吧,配件是真贵。

坐垫:应该属于Alcantara材质,类似翻毛皮的,做的比较薄,没有很绒的感觉,视觉效果和防滑效果完胜人造革,缺点就是淋雨了要好好用干抹布擦擦,不然裤子会湿,绒做的短也就是这个原因。坐垫比较宽,填充稍微有点硬,问题不大,长时间骑行屁股不会疼就是。后座我没坐过,据挡泥板说比450宽些舒服很多。

储物:为啥要说储物呢,座椅下方一个工具包后就只能放下一双搬砖手套了,没有空间。但这车风挡下面能储物,并且还不会掉的那种,放两瓶水完全没问题,塞条抹布,骑车时嚼的槟榔什么的,很方便,这车不需要配杯架,风挡下就行。然后后视镜支架是金属的,很结实,可以挂点东西,注意两边的配重要平均一点,有一次我买了个西瓜,挂在左边,骑起来总跑偏。然后挂一些不轻不重又挡风的东西,比如手提包什么,就又要注意了,车速快了会飘起来顶到牛角,左边会压到离合,让你长时间半联动状态,右边会压到刹车,骑起来等于说又拧油又带刹车。有一次我挂在右边,速度快骑了几分钟,要停车的时候,前刹有明显热衰和高温的异响,我才发现这个问题。所以后视镜挂东西时不要骑快。

轮胎:我现在还是用的原厂的马牌胎,这个胎还行,热天或者温度起来了,还是不滑的,大概和正新S3差不多,天冷没有胎温的时候,稍微差点意思,胎温升的慢。然后我这胎,现在1.5万+公里,前轮快磨平了,后轮还多的很,特别奇怪。计划热天就这样,天冷一点了就去换恶魔4。

我的技术满不了

写了蛮多字,前后有半个月,想起来一点就写一点,欢迎交流补充。祝大家慢慢骑,骑到老。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