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DRG158更换第七期吊架详细攻略

更新于2024-08-31

有没有一台踏板,它既可以市区钻缝,又可以买菜接娃,还可以攻山压弯……

它就是DRG158,一台水冷小钢炮。

了解三阳DRG的车友都知道,它的车架结构,以及动力是足够支撑它去跑山压弯的。所以兼顾市区代步载物功能的同时又能小跑跑山,压压弯,是个挺不错的选择。

这车早前是在台湾产,以大贸形式引进内地,所有参数配置都是以台湾当地的标准,排量是158,后来引进国内由夏杏代工变成国产排量转变成了150,降低了8CC排量,同时升级了无钥匙启动,TCS,其他硬件配件几乎是差不多的,最多也就是产品的品控差别。但ECU和发动机调教是有区别的,但并不大。毕竟都是150级别的踏板车,差别很小。

台湾引进国内的这批DRG158,以及国内夏杏代工的DRG150都是使用台湾三阳第六期发动机悬吊系统,这个发动机悬挂系统有个问题,就是发动机连接的吊架与车架连接处有一个金属衬套,衬套外有一个轴套,轴套内设计有储油功能的凹槽,但轴套的间隙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在骑行一段时间后衬套内的润滑油会减少导致金属间就有了刚性摩擦,最初的表现就是怠速情况下坐底下会发出“吱吱吱”的金属摩擦音,这个问题普遍存在,暂时的解决办法就是对异响部位的轴套处喷润滑脂,或者拆开前吊架连杆重新清理轴套,并重新涂抹润滑脂,但也只能缓解,随着骑行时间增加仍旧会有同样的问题出现。

不过三阳在后面同一款车型上关于这个吊架以及衬套做了升级,升级到了第七期发动机悬吊系统,也解决了这个问题,而国内所有的第六期的DRG只能考虑自己购买七期吊架以及衬套来彻底修复这个问题。

今天我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自己动手更换七期吊架以及衬套。其实过程并不难,用到的工具也很简单。

国际惯例,先装一波。

这个就是典型的六期吊架衬套和轴套间摩擦的异响。

需要的工具并不复杂,后面我会详细的把具体参数跟你们讲。

准备好一个小的摩托车起车架。

起车架的安放位置

第一步,把水箱护板拆下,三个螺丝。8mm内六角套筒

第二步,拆卸原厂吊架前后侧的螺帽,后侧拆卸使用的是19号套筒。

建议用电动扳手,比较容易取。

前侧是17号套筒。

这里没有拆卸侧板空间不够,所以直接用扳手拆卸。

第三步,拆下吊架螺杆。对侧螺帽取下后,直接拆下前后2根螺杆。

第四步,拆下原厂吊架。

第五步,取下衬套内的轴套。

轴套的储油槽内的黄油,因为密封问题,现在已经有些泥沙了,导致了金属摩擦,引起的异响的源头。

拉马是必备工具。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一步,取衬套。发动机吊耳的衬套是非常紧的,需要用到拉马工具。

这个拉马工具我全网看了一遍没有特别合适的,因为一般拉马绝大部分都用在取普通轴承上,轴承的厚度相对比较小,到这里的衬套比较深,所以这个型号的拉马不匹配,我用了一包烟,找路边铝合金店的老板帮我改造它。哈哈

老板就是霸气,干啥活都是一个大裤衩。

改造好的拉马,口子那里加长了,这样就匹配了。

第六步,取发动机吊耳衬套,其实这步是最难的一步。

这里要着重讲一下,衬套是比较难取的,就算找到合适的拉马也可能半天拉不动,那么这个时候就别硬砸,准备好一个加热喷枪或者喷火打火机或者热风枪都行,给衬套里外加热,明火的喷枪一定要小心周边的线束和胶圈一定不要被烫到,把握好加热角度。

加热后,快速套上拉马,从对侧观察拉马的爪是否在正确的位置上。

顺利将衬套取下。

对侧也一样。

第七步,装上七期原厂衬套及轴套

记得在衬套和轴套上涂上耐高温锂基润滑脂。

衬套上也建议涂抹些,不然很难装。

对好位置后,用小塑料锤慢慢砸进去。

两侧都安装到位。

第八步,把新吊架按图示位置安装,调整位置固定螺杆。

螺杆外也涂抹一些润滑脂。

第九步,固定吊架,调整好位置,穿进螺杆。

螺帽初步固定螺杆,记住这里不能直接打扭矩!

台湾的螺丝扭力值不是牛米单位,所以这里的4.5-5.5kgf-m,相当于45-55牛米。

第十步,把起车架以及车大撑全部撤下,保留小撑,让后轮占地负重,调整正车身后,打扭矩。

前后吊架连接处螺母45~55牛米扭矩打好。

搞定!

再也不用烦那个吱吱吱吱的声音了。😄

搞定了。想自己动手改的可以参考一下,目前全网应该是最详细的了。

改完之后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异响没了,然后车辆的怠速震动变得非常小,骑行的感受并没有特别改变,可能我不喜欢激烈驾驶的缘故,有改过的车友可以分享一下。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