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30日提车以来,已经一周多了,刚刚做完首保,这段时间对这辆车的整体感觉是不错的。
我原来都是用电摩代步的,但因为上班路程比较远,我总是有里程焦虑,担心电摩的电量不够用。而且,我对速度和安全性能的要求也比较高,电摩始终无法满足我的全部需求,所以我决定换成摩托。
之前没有油摩的骑行经验,电摩方面只接触过雅迪E10这样的车型,但是这辆车重心稳,拐弯灵活,上手很容易,拿到后很快便敢在机动车道上行驶了。
雅迪
首先谈一谈动态驾驶体验吧。油门转动的时候会有一点虚位,应该是为了防止误触,这个设计我觉得挺贴心的。原地不动时发动机转速大致在2000转左右,起步比较缓,后劲很足,但是习惯了电摩之后,我还是感觉它的动力响应延时较长,需要适应一段时间。
另外,低速的时候引擎声音很大,晚上回家的时候我都会关闭引擎推着进门。我曾经做过实验,大概在50米左右的距离,正常行驶时发动机的声音才不会过于吵到邻居。这点我需要再注意一下,尽量不影响他人。
拿到车的第一个晚上,我就迫不及待地在江宁找了一个的封闭路段,来测试一下这个车的加速性能。
起步虽然比较肉,但是这辆车在0~70之间的加速性能非常好,弹射起步感觉就像趴在迈腾2.0tsi的车盖上地板油一样。
超过了80之后,虽然加速度显著减弱,但是超车的时候一拧油门,还是有一股劲。
电摩骑快了60左右车辆会飘,一刹车感觉都要散架了,但是H150却稳的出奇(平整路段,后面要有其他体验)
在网上看测评,这辆车的极速应该是在104左右,但是我自己开的时候,高德显示最快达到了110,这个时候表显112,真是让我惊喜不已!
测试的地点已经是在山里了,确认好安全后拉油门不会扰民。
这辆摩托车的稳定性和ABS系统确实非常出色!拿到车后,我有幸载着前女友去转了一圈,特意跑了青龙山里面佘村、龙尚村那个有名的山道。虽然我们两个加起来大概250斤的样子,但在山道上行驶的时候,车身却十分灵活,轻盈自如。
上坡的时候,完全没有电摩载人的那种无力感,动力十足。下坡会车时,有时需要急刹,ABS系统及时介入,车辆稳稳当当,让我感觉非常安心。
车的减震比较硬,我已经把减震调到最软,虽然在城市道路行驶得时候比较颠,但是跑山时候减震支撑性很好,行驶十分稳定,不是电摩那种一个坡就要触底的感觉。
不过,跑完后前女友反应坐垫太硬,屁股有点麻了,看来以后还得考虑准备个柔软的坐垫套。
龙尚湖边肯德基,一半喂鱼玩儿
晚间山道
新立的标牌
行驶过程中,这辆车除了减震让我有点尴尬,它的转向灯的反馈和手感我是不太满意的。
转向灯的控制逻辑非常科学,自动回弹,按下中间的竖条便会自动复原,但是使用转向灯得手感太差了,肉肉的。每次转向都要刻意发力触碰那个按钮,这样可能会导致我变道的时候分神。
关于车辆行驶的感受大抵如此吧。
下面是车辆静态感受。网上对这辆车的介绍已经比较丰富了,帅气、犀利的外表非常撩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也不断在了解它的细节。
1.座垫开合处有一圈塑料边非常锋利,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容易划伤,在十几年的新日电动车上我曾经就是因为这样的设计划破过手。
如图所示
2.车头处预留了一个碰一碰logo,疑似是设计时预留的NFC接收装置,但是在说明书上我没有找到相关的功能。
3.没有原装后挡泥板,非常容易把车搞脏,怀疑是厂家私下卖配件。。。这里拿我骑行第一天和第四天做个对比吧,因为还没上牌,所以还没有安装挡泥板。
骑行第一天
骑行第四天
4.新的tft显示屏除了可以投屏,没有其他特别实用的地方了。。
5.虽说升级了自动大灯,但是大灯不能手动关闭,没有普通版那样大灯控制按钮,诸如测试车机的时候必须开着灯,非常鸡肋。
最后分享一下我这辆车原厂出来后的一些问题:
1.前面的行车记录仪头根本没有接上,刚开始使用的时候只有声音没有画面。我在网上也刷到过这个问题,后来根据网友的指引找店家接上了,原因是原厂出来的时候压根没接。
2.车子的电池接线松动,车辆行驶过程中突然断电熄火。听说南京也有车主遇到了这种情况。
因为熄火比较慌,而且熄火后立即重新启动可以迅速正常打响,所以没留照片了。路上这种突发情况非常危险的。
不知道是因为原厂出来就没接紧还是我自己跑山给颠松了,去维护的时候店家把车机重新刷了一遍,电池连接加固了一下,后来又跑了100多km没出现什么问题。
当时已经快500km了,所以顺便做了个首保,花了130元换了个机油,换过后发动机的声音更轻盈了。
暂时就这么多了吧,摸鱼打字也不想总结什么了,反正这是一款颜值爆表、性能优异的摩托,但是那次国道熄火经历太惊险了,以后路过常州新北区高低要让光阳厂给我磕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