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350是一款基于QJMOTOR自家爆款入门级美式巡航车闪300发展延伸而来,针对细分市场的新车型。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虽然对摩托车来说最重要的部件如车架、发动机都是来自原本的闪300的改进和升级,但体现在实车上,两者身上的差异点已经不仅仅是从L号到XL号的直接扩大那么简单。
同样的钢管双摇篮车架结构,闪350将轴距从1400mm增加到了1520mm,这120mm看似不多,却让闪350的车身体量感大幅增强,这种变化堪比苗条修长的俊男与肌肉壮硕的硬汉。无疑,闪350能够更加迎合大身高、大体重人群对爱车的形象定位,充分避免形成“猴儿骑狗”的尴尬。
而对本身体型比较娇小的女性骑士来说,宽大的车身可以提供更强的稳定感和安全感,168kg整备质量和720mm座高仍然具备相当好的亲和力。身高170cm以下的女生也能轻松的把它骑得很好。
跨坐上车,映入眼帘的是闪350使用三段式折角且宽度适中的铝合金变径平直车把,在轴距增加的前提下保持了与闪300相同的车身灵活度。车把上的开关组件仍然是QJMOTOR常用的那套蓝色背光开关组,对于TCS牵引力控制系统,设计师在左侧手把上设置了单独的开关进行控制,毕竟有许多老手还是需要关闭TCS后大开油门时的那份后轮轻微滑移的乐趣和刺激感。让小编感到遗憾的是在容积提升至16升后,闪350的油箱变得比闪300的13.5升油箱更加宽大,虽然续航里程更长但从外形上来说小编还是觉得有失经典美式巡航的修长和圆润。
位于车把后方的彩色LCD液晶仪表在清晰度和亮度表现上都很不错,主要数据显示清晰明了,整体的UI设计也偏向精致和简洁。说到“精致”二字,小编认为闪350在各处细节上的打磨十分有效地提升了整车的工艺质感,在车把两端后视镜、倒置前减震上盖、换挡杆和脚踏这样的小体积金属配件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作为一台美式巡航,闪350的悬挂行程并不算长,倒置式前减震和经典双侧后减的搭配以及大宽高比的前130/90-16、后159/80-16轮胎能在遭遇落差不算剧烈的路面颠簸时还能进行比较好的过滤,但在面对落差较高的减速带和坑洞时,压缩行程触底会使车身产生较为明显的弹跳感。当然,如果你是单人骑行且体重不过百斤的小姐姐,大概率是不会体验到上面这段感受的。
闪350在制动部分的配置并不低,在前轮大直径浮动盘和对向四活塞卡钳的加持下,整体的制动能力处于轻量级巡航车中比较优秀的水平,但美中不足的是前刹车上泵与对向四活塞卡钳的配合并没有达到最佳状态,要想得到比较充分的制动力,即便是手劲较大抓握力更强的男生也需要四指才能将刹车手柄捏到合适位置,使用常见的双指刹车手法就会显得有些勉强了。
闪350装备了一台排气量为344cc的60度夹角V型双缸水冷发动机,最大功率为24kW/8500rpm,扭矩峰值则为30N.m/6500rpm。如果只看功率数据,好像对比闪300的22.6kW提升并不明显,其实最重要的提升被刻意放在了扭矩输出上,不仅峰值扭矩有着4N.m的增强,更重要的是扭矩出现的转速被提前了500rpm。小编有理由推测闪350的发动机并未提升气缸直径,而是把排量升级的重点放在了加长活塞行程上,这样才能解释闪350为何能够获得远超数据差异的实际加速体验。
拧动钥匙按下点火开关,排气声浪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浑厚而有节奏感,耳中听到的音量并不小,却没有给人带来嘈杂的感受。在空挡上原地缓慢转动油门时,随着转速的攀升震动开始逐渐变大,大概在8000rpm前后达到峰值。不过可以明显感受到即便是工作在震动最大的转速范围时,对这种震动的形容也只能叫做“明显”,而不是“让人难以接受”,对比闪300上的那台发动机,进步可谓明显。
对于闪350这台性格明显偏向中低转动力输出的发动机来说,使用3000-5000rpm转速区间来进行加速就已经能够满足多数场景下的动力需求了。况且闪350并不不是一款追求将下半身与车体尽量贴合的仿赛车款,以美式巡航上半身直立腿部前伸的标准坐姿来进行驾驶,我们对震动的感知会更加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