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新手宝藏!摩托车常见的专业术语!你知道有哪些,都代表什么意思吗?

更新于2024-10-08

        大家好,我是骑士突击,今天我们就聊一聊摩托车常见的专业术语这一话题,对于刚刚接触摩托车的新手而言,面对琳琅满目的专业术语,往往会感到一头雾水。别担心,今天我们就来一场深度揭秘,带你一起领略那些让骑行更加安全与畅快的摩托车专业术语。这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积累,更是对摩托车文化的一次深度探索。让我们从六个关键词开始,逐步揭开摩托车术语的神秘面纱,同时也欢迎各位资深骑手补充更多宝贵经验。

1. ABS:安全的守护者

         ABS,全称Antilock Braking System,即防抱死制动系统,是摩托车安全配置中的重要一环。它的作用在于防止车轮在紧急制动时抱死,从而避免因车轮停止转动而导致的车辆侧滑风险。想象一下,在高速行驶中突然需要紧急制动,如果车轮抱死,摩托车将失去控制,后果不堪设想。ABS通过电子控制系统智能调节刹车力度,确保车轮在制动过程中仍能保持一定的转动,从而提高制动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值得注意的是,ABS虽然提升了制动时的安全性,但可能会因系统介入而略微增加刹车距离,这是技术权衡的结果。

2. CBS:平衡的艺术

        CBS,即Combined Braking System,是一种能够自动分配前后轮制动力的电子控制系统。当你单独使用前刹或后刹时,CBS会智能地介入,使另一刹车也适度工作,有效避免了因单独刹车过猛或过弱而导致的失衡和危险。这一系统在低端车型中较为常见,与ABS配合使用,能进一步提升骑行的安全性。对于初学者而言,CBS的存在无疑是一个友好的辅助,帮助他们在骑行中更加从容不迫。

3. TCS:湿滑路面的稳定器

        TCS,全称Traction Control System,即牵引力控制系统。它的使命是在后轮出现侧滑倾向时,迅速限制动力输出,相当于在你未及反应之前,已经帮你进行了收油刹车的操作。TCS尤其在湿滑路面,如雨雪天气或是遇到沙石路面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国内市场,由于部分车型盲目追求配置竞赛,TCS的调教并不总是尽如人意,可能会出现动力限制过强、突兀或过弱的情况。因此,TCS更适合与踏板的自动挡车型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4. 单双摇臂:美观与实用的博弈

        摇臂,通俗来讲,就是后平叉的另一种称呼,它连接着车架与后轮。根据结构的不同,摇臂分为单摇臂和双摇臂两种。双摇臂以其耐用性和稳定性著称,重量较轻,但拆卸轮胎相对麻烦,外观上也较为传统。相比之下,单摇臂最初是为赛道设计而生,它拥有更强的刚性,便于拆装轮胎,且外观更为时尚。然而,单摇臂在耐用性和稳定性上略逊一筹,重量也相对较重。在国内市场,不少单摇臂设计更多是为了追求美观和拆卸便利,而牺牲了部分刚性。

5. 三箱:装载与性能的权衡

        三箱,特指ADV车型后座左右及后上方安装的三个箱子,材质多为铝合金或塑料。它们的存在大大提升了摩托车的装载能力,无论是长途旅行还是日常通勤,都能提供充足的储物空间。然而,三箱的增加也意味着摩托车重量的上升,这直接影响了车辆的动力表现、操控性和燃油经济性。如今,三箱的配置已不再局限于ADV车型,从街车到踏板,甚至巡航车,都可见到三箱的身影,成为了一种潮流趋势。

6. 牛角:安全与个性的彰显

        牛角,指的是前刹车和离合的手部操作杆,是摩托车上最容易也是最显眼的改装部件之一。许多骑手会选择改装折叠牛角,以防止在摔车时折断,同时,牛角的形状和材质也成为了展现个性的重要元素。在选择牛角时,建议优先考虑棱角圆润的设计,避免直角牛角长时间使用后带来的不适感。

        总的来说,摩托车世界里的每一个专业术语背后,都蕴含着对安全、性能、美观与实用性的不懈追求。作为新手,了解并掌握这些术语,不仅能够帮助你更快地融入摩托车文化,还能在骑行过程中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享受每一次驰骋带来的自由与激情。随着骑行的深入,你会发现,摩托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自由与探索的无限向往。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