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再走容易扔路上了
做好记号 因为这个甩块总成厚度理应完全一样 沿用之前的位置就可以 这是电板手拧松后位置
39号扳手打松半圈就可以手拧了,阻力仅仅是弹簧压力大,这样弹开的时候要比电板手一拧到底更可控。39套筒很大,不费力。
滑动还算顺滑 有印渍
各种45度痕迹,整体顺滑度还行,这东西150的价格,我觉得是我这个开闭都没有保养必要了,8w公里了。
旧的仅仅剩下1mm不足 已经过了极限了 后面解释
应该原厂没问题 仅仅没有钢印编码
碗公这个印子不确定什么时候来的,也许只是中心杂志划的,也许是1mm太薄了,树脂和底座胶水的位置质地硬
原始方向安装,双手压弹簧,然后左手主要发力稳定,右手挪出手指旋螺母,一定小心,安不上缓缓松开。
保证超过一扣之后松手,一共大约也就五六圈,小心别崩起来伤人。
还按照原来的扭力位置,大概没问题。
这个记号笔,要把轴的位置和碗公的位置都记录才对。
这个也一样
换完的感觉就是没有感觉。
甩块只要三处能正常甩开,表面没有油打滑,基本用到什么阶段都差不多。
旧款三个转轴我上次点了点机油
实际上新货的我用手测试,弹簧力非常大的,仅仅能扳动一点点,有弹簧时候根本试不出来转轴是否正常,换下来的看三个磨损程度,应该也没问题,尽管传动箱进过几次水,但车子一直用,就不容易生锈,那种进水后一停半个月才容易锈住。
所以正常骑行4w公里内都不用看,过4w从碗公透进去外看看厚度,检查3处一样厚度就好,最好还是低于2mm换掉,1mm和我一样容易划花碗公。
有一处疑问:甩块总成没有动平衡补偿,但是三处转轴做了记号笔何意思?只换三个甩块呢?价格几十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