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1 月 26 日,一则重磅消息在摩托车行业炸开了锅,KTM 与印度合作伙伴 Bajaj 的融资谈判宣告失败。由于无法获得及时的融资来弥补资金缺口,KTM AG 执行委员会于 2024 年 11 月 29 日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提交申请启动自我管理司法重组程序(Sanierungsverfahren unter Eigenverwaltung),针对 KTM AG 及其子公司 KTM Components GmbH 和 KTM F&E GmbH 的资产开启这一程序。
申请司法重组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要在 90 天内与债权人达成重组计划,通过对集团进行重组,确保 KTM 集团能够长期存续下去,避免直接走向破产清算的结局。要知道,当时 KTM 距离破产重组真的只是一步之遥了。在 2024 年上半年公布的财报中显示,净债务为 14.88 亿欧元,而 2023 年的年营业额为 27 亿欧元,并且截至 6 月 30 日,净债务为 14.69 亿欧元,其中 1.36 亿欧元的债务将于 2025 年到期,资金缺口数额巨大,所以重组申请显得尤为必要。
按照 PMG(Pierer Mobility Group)的提议,占 Pierer Mobility Group 营业额 95% 的 KTM AG 将被视为重组的独立实体,成为此次重组的重点对象。提交申请之后,KTM 必须在 12 月 27 日之前提交业务重组计划,在该计划里,他们还得证明能够在 2 年内偿还至少 30% 的未偿债务。不过这一司法重组申请还需得到奥地利法院的批准,法院有可能会驳回申请,并任命一名管理人监督重组工作。
KTM 如今背负着极为沉重的债务包袱,涉及子公司的总债务高达 29 亿欧元(约 222.06 亿元人民币),这当中,KTM AG 自身负债 18 亿欧元。据阿尔卑斯债权人协会(AKV)的评估,这场危机涉及到的三家公司加起来的债务达到了如此惊人的数字。而且债权人约有 2500 个,其中,KTM AG 欠银行约 13 亿欧元,欠供应商 3.65 亿欧元,欠员工工资 4000 万欧元。
如此巨额的债务让 KTM 面临着严峻的破产风险,一旦债权人拒绝 PMG 的重组计划,那么下一步等待 KTM 的就将是破产程序。目前来看,形势不容乐观,KTM 的财务状况已经引发了全球的震动,后续的每一个决策和行动都将关乎着这家有着辉煌历史的摩托车制造商能否继续在行业中立足。毕竟,债务问题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让这家企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为了应对危机、尽力摆脱破产阴影,KTM 制定了一系列的重组计划。计划在未来 6 个月内裁员约 600 人,同时将产量从 112,000 辆减少到 76,000 辆,也就是减少近三分之一,还打算把目前的库存水平降至更正常的水平。按照重组条例,公司甚至计划在 2025 年初暂停街道摩托车生产。
这些重组计划对 KTM 自身的生产、运营以及后续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生产方面来看,产量的大幅削减意味着生产规模的缩小,生产线的运转也将不再像以往那样忙碌,一些生产环节可能会面临调整甚至暂停。运营上,裁员会涉及到各个部门,可能导致企业内部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工作衔接等方面也需要重新磨合。而对于后续发展来说,虽然这些举措是为了断臂求生,降低成本、缓解资金压力,争取与债权人达成重组协议,但在市场上,产能的下降可能会影响产品的供应和市场份额的维持,消费者的选择也会随之受到影响,未来能否凭借这些举措重新恢复元气,在摩托车行业竞争激烈的赛道上再次加速前行,还充满着诸多不确定性。
近期,KTM 再次发布了 2025 款的更新车型,比如 790 Adventure 和 890 Adventure R。不过此次更新并没有如之前猜测的那样进行大改款,毕竟在当下的债务危机背景下,贸然大改款又会是一大笔支出。鉴于 KTM 如今的状况,2025 款的 790 ADV 和 890 ADV R 只能是作为过渡车型上市,这样做一方面能维持原样节省研发费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消化此前旧款的库存,算是为了渡过这次危机而采取的务实策略了。
KTM 因深陷财务困境,被迫做出了暂停世界摩托车锦标赛(MotoGP)赛车研发工作的决定。此前,KTM 遭遇严重财务危机,巨额债务高达 29 亿欧元(约合人民币 222.06 亿元),还正式向法院申请了破产保护,这一情况引起了全球关注。
目前,KTM 已启动欧洲重组程序,将赛车部门置于 KTM Racing GmbH 子公司旗下。尽管 KTM 向车队保证会参加 2025 年的比赛,但其在巴塞罗那季后赛测试中,RC16 赛车仅仅更新了整流罩和挡风玻璃,这也让 MotoGP 主办方 Dorna 对此仍存疑虑。
为应对财务危机对赛车项目的影响并维护公司形象,KTM 计划推出新的战略计划,打算将赛车部门独立出去。KTM 内部认为保持赛事部门活跃至关重要,否则对公司形象的打击将比现在更大。通过将赛车部门独立,期望可以降低财务危机对赛车项目的影响,在艰难时局中尽量维持自身在赛事领域的存在,为后续有可能的复苏和发展保留一定的基础与希望。
在即将到来的 2025 年,摩托车行业有望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迈向新的台阶。随着 5G 物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影响力也逐渐渗透到摩托车制造领域,催生出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技术应用。
例如可滑动式离合器开始在新型摩托车上得到广泛使用,能够让骑手在换挡操作时更加顺滑,有效减少顿挫感,提升骑行的舒适性和操控性。自动变速箱技术的应用也是一大亮点,这一技术使得摩托车的驾驶变得更加便捷,无论是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骑手,都能更轻松地应对不同路况,无需再像以往那样频繁手动换挡,大大降低了驾驶难度。
同时节油和排放技术也在不断升级改进,新型摩托车凭借这些技术具备了更低噪音、更低污染的优势,既符合当下环保理念的要求,也为骑手营造了更优良的驾驶环境。这些技术创新综合起来,进一步提高了摩托车的整体效率,使得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过去那些仅靠传统技术、缺乏创新的同质化制造的摩托车工厂,在如今这个注重技术革新的市场环境下,正面临着严峻的危机,而积极拥抱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的企业则有望脱颖而出,引领行业发展的潮流。
2025 年,智能化与互联网融合将在摩托车市场展现出更为深入且多元的发展态势。
智能化摩托车会越来越普及,它们配备了智能导航系统,骑手们无需再像过去那样依靠传统地图或者手机临时导航,只需通过摩托车自带的智能导航功能,就能精准地规划路线,轻松前往目的地,并且在骑行过程中还能实时获取路况信息,及时避开拥堵路段。车载娱乐功能也为骑行增添了不少乐趣,骑手可以在途中连接蓝牙,播放自己喜爱的音乐,让长途骑行不再枯燥。
互联网与摩托车行业的融合更是催生出了不少新的商业模式。共享摩托车模式在部分城市逐渐兴起,对于那些只是偶尔有短距离出行需求,或者不想花费高额成本购买摩托车的人来说,共享摩托车提供了一种便捷、经济的出行选择。在线预订服务也日益受到关注,消费者可以提前在相关平台上预订心仪的摩托车款式、配件等,还能预约维修保养服务,极大地提升了消费体验。
而随着 90 后和 00 后这些新生摩托车消费者群体的加入,他们对智能化电子产品的热爱也进一步推动了各类智能化功能在摩托车上的应用,民间摩托车骑行学院、体验基地、租车俱乐部等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普通人接触和了解摩托车变得更加容易,曾经被视为有钱人专利的摩托车骑行,如今正逐渐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满足着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也在悄然改变着整个摩托车市场的格局。
回顾过往数据可以发现,大排量休闲娱乐摩托车(排量 250cc 以上,不含 250cc)市场一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尽管近年来整个摩托车行业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如 2022 年全行业完成燃油摩托车产销有所下降,电动摩托车产销同样出现下滑情况,但大排量摩托车市场却逆势上扬,2022 年其产销分别达到 55.11 万辆和 55.34 万辆,同比增长 47.51% 和 44.68%,进入 2023 年,在整体市场依然面临压力的背景下,大排量摩托车市场继续保持增长态势,2023 年 1-5 月,产销分别为 20.12 万辆和 21.21 万辆,同比增长 12.97% 和 12.58%。
展望 2025 年,这种增长的趋势有望继续延续下去。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都在提升,对于大排量摩托车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国产大排量摩托车更是凭借不断提升的品质和性能,得到了大量国内消费者的认可,并且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摩托车赛事等方式,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赢得了各国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这也代表着中国制造的摩托车正逐步登上世界摩托车的舞台,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可以说,大排量摩托车市场在未来不仅是国内摩托车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也将成为展现中国制造实力的一个关键领域,市场占有率预计也会在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下持续增长。
KTM 如今陷入危机,这无疑会在 2025 年的摩托车市场中掀起不小的波澜,原有的市场份额极有可能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一直以来,KTM 在摩托车领域凭借高性能、高品质的产品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尤其在越野、探险等细分领域深受消费者青睐,有着众多忠实粉丝。但当下,它背负巨额债务,又面临司法重组,生产方面计划裁员、减产,还暂停了街道摩托车生产等,这些举措都会直接影响其产品在市场上的供应量。
原本计划购买 KTM 车型的消费者,可能会因为担心后续车辆的售后保障、配件供应等问题,转而选择其他品牌,这就使得 KTM 原本稳占的份额出现松动。像本田、雅马哈、杜卡迪等竞争对手,势必会抓住这个机会,加大市场推广力度,争取抢占 KTM 空出的份额。本田在 2025 年有诸多新动作,如 CBR500R FOUR 商标注册,可能推出四缸 500cc 仿赛车型,还有在欧美注册 GB500 商标,这些新品计划无疑是在扩充自身产品线,增强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消费者,其中就包括原本属于 KTM 的潜在客户群体。
雅马哈发布的 2024 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其总收入同比增长 8%,摩托车行业表现强劲,欧洲、美国和日本的销售额上升了 8%,凭借高端摩托车产品在市场上持续发力,面对 KTM 的危机,也会进一步拓展市场版图。杜卡迪虽在 2024 年第三季度销售额相较于 2023 年同期略有下降,但作为奥迪集团一部分,有着坚实的后盾,其多功能运动车型等优势产品也会争取更多份额。
而且,一些二线品牌和国产摩托车品牌同样会跃跃欲试,它们可能会通过推出高性价比的产品、优化售后服务等方式,来瓜分 KTM 流失的份额,进而改变整个行业内的竞争格局,使得 2025 年的摩托车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各品牌都需要使出浑身解数,在这场份额争夺大战中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