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期给大家盘点了欧美地区电动两轮车的发展,相对低迷的市场走向和经济环境,属实给一些小伙伴看的对电动化没什么信心了。但是相比来看,东南亚市场已经代替欧美市场,成为两轮电动化的核心需求市场,但更多以满足通勤需求为主。先聚焦一下相关背景。首先,东盟市场是全球摩托车的主要市场,摩托车保有量约为2.5亿辆左右,近年来该地区主要国家正在积极面对机车尾气问题带来的污染困扰,正在积极推动出行电动化,市场前景极为广阔。但考虑到整体用户基数庞大、国人使用习惯等,这场电动化并不会是个非常快的过程。
其次,RCEP的政策利好也将为国产品牌出海降低门槛,在全球经济整体下行的大环境下,结合当地油价同样十分可观,以价格优势强化在该区域市场的竞争优势,会成为东南亚电动化的催化剂。尽管有着需求和政策两端的优势,但公社在整理资料发现,除了生产劲头正盛的印度市场,其他东南亚国家本土的电动两轮车新品数量,依旧没有太大起伏。
泰国Smartech Motor公司旗下的电动滑板车品牌Rapid在曼谷国际车展上推出了即将量产的原型车K-1988,据了解,该车国产品牌FELO斐兔也参与了设计和制作。
细看Rapid K-1988造型,虽然没有用上阿基拉漫画中经典的红色,但除了流线造型外,包括前后单摇臂、素色包覆的白色轮圈、单座元素,凸显了漫画中往往更为简洁的机械结构展示,让实车变得更具质感,而其姿因为流线的设计,低矮的坐姿与高手把搭配,更像卡丁车,或是复古巡航的坐姿。
动力性能方面,K-1988搭载了15kW的电机,最高时速可达140km/h,Rapid声称一次充电续航里程可达200km。该车支持Type 2充电插座,能够提供高达22 kW的功率,充满电需要两个小时。
来自越南的科技初创公司NUEN Moto发布了一款名为N1-S的电动摩托车。N1-S以Urban Scrambler为灵感,拥有紧凑的设计、良好的性能和独特的美感。
动力方面,N1-S搭载了强大电机,功率可达24kW,最大扭矩可达190Nm,最高设计时速可达130km/h。电池方面配备了8.0kWh的电池,单次充电续航最大里程可达200km,并配备快充,充满则需要1小时。
配置和智能方面,基础款采用J.Juan制动系统,以及银色铝制车架。高配版配备OHLINS减震器和BREMBO制动系统。还配备了黑色大灯边框和集成式防蚊网,以及一些精致的特别版式装饰。技术功能包括双通道 ABS、再生制动、巡航控制、倒档和三种驾驶模式。该系统还捆绑了一套连接套件,包括蓝牙、GPS和WiFi功能。
售价方面,基础款售价7316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1万元),高配版售价为8941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2万元),并且限量50辆。
印度尼西亚Gavares Motorcycles与工程公司 Btwice的合作推出了这款经济高效的模块化电摩Lite。外观上,科技绿的配色,让Lite看起来更像是科幻大片穿越而来的机械战甲,也更具科技感和未来感。
除了日常版,该车提供的送货版具有相当大的实用性。Lite车身塑件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钢管及前置行李架和大型后置行李架,可以承载一定重量的货物,Lite可能会配备各种实用性配件。
动力性能方面,Lite配备了额定功率3kW和5.5kW的电机可以选择,最大设计时速可达80km/h或者95km/h。电池方面,也可选择单电池配置或者单电池配置,单块电池可提供最大续航80km,同时配合直流充电需要4小时充满,也可选择交换站热插拔。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设计工作室Belin推出了两款概念电摩车型,分别为M-1和CS-1,其采用的设计理念颠覆传统。外形上看,两款车型采用了相同的极简未来主义设计风格,同时应用了模块化设计,包裹一体式铝制框架中。
两款车采用一个开放式框架。当J型车架开口朝上时,该框架就是CS-1的基础,框架底部则成为踏板,其余的配置则直接用螺栓固定在框架上。虽然这种概念的设计很新颖也很创新,但是安全性是否过关还有待考证。
由于该车还处于概念阶段,相关性能信息还比较少。两款概念车都搭载了轮毂电机,M1还将搭载快充功能,极大缩短充电时间。
关于实用性方面,CS-1前后都可以增加储物筐和行李架,包括座垫下方脚踏也可以放置不少货物。然而,扁平的脚踏部分也将预示着比较小的电池容量,将只适合短途运输货物。那么为何正处于风口期的东南亚市场,本土品牌发展缓慢?公社认为有一下几个原因。各国多方品牌抢占市场。以国产电动两轮车为例,结合RCEP的政策红利,大量中低端定价的产品涌入东南亚市场,其中也不乏通过采购国内配件到东南亚进行组装,几乎将国内电动两轮的内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复制到了东南亚市场,当下市场产品容量相对充足。资金和产业链短板。对比2024年推出的新车来看,可以发现本土新车更多停留在概念车阶段。这与之前的欧洲市场比较像,由于资金和产业链不完善短板明显,具备真正量产能力的很少,并且多以设计工作室的雏形为主。本土市场认识不足。东盟10国拥有人口超7亿,其电动化市场是要以传统中低端摩托车为主要产品。数据显示,东南亚国家超过80%的家庭都拥有一辆摩托车用作通勤,性价比高的通勤产品就是消费者所需要的。
从政策导向来看,东南亚部分国家已经将电动出行视为弯道超车的机遇。但由于多年以来始终被本田、雅马哈等摩企统治市场,当地的整体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想要借势实现产业本土化依旧是比较漫长的道路。至少从目前来看,东南亚的电动两轮车市场未来走势,虽然其中也不乏本土品牌的身影,但中国与日本品牌之间主导的竞争或将在较长时间内成为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