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惊喜的小佛沙,新大洲本田NS150GX实操体验,唯一悬念是价格!

更新于2025-03-03

2025年开春的摩托车市场,被一款车搅得风生水起——新大洲本田NS150GX。 这款号称“小佛沙”的踏板车从预售开始就自带话题:一边是摩友群里“比豪爵贵1000元值不值”的激烈讨论,另一边是试驾会上车评人连连惊呼的“操控黑马”。 就在3月上市倒计时之际,我们带着全网最关心的价格悬念,在广州试驾现场找到了答案。

在官方宣传图里,NS150GX总带着点憨厚气质,活脱脱像只圆滚滚的熊猫。 但见到实车瞬间,这种印象被彻底推翻——立体切割的“X”型前脸在阳光下棱角分明,佛沙350同款尾灯划出凌厉弧线,特别是牛油果绿配色的金属漆面,阳光下流转的光泽让人想起刚切开的新鲜鳄梨。 车身尺寸拿捏得巧妙,1935mm的车长配1313mm轴距,比PCX稍短却更显精悍,特别是试驾车装上50L快拆尾箱后,居然有种旅行踏板的既视感。

坐垫高度760mm的设计堪称“身高友好大使”,1.6米的娇小女生也能轻松落脚。 现场1.8米的高个摩友跨上车,膝盖离前储物格还有两指空间,这嵌入式坐姿设计确实把舒适性拉满了。 要说最贴心的细节,莫过于手把处预留的手机支架螺纹孔——这年头谁还没个导航焦虑? 工厂连后期改装的钱都帮你省了。

打着火瞬间,ACG静音启动系统让发动机启动悄无声息,恍惚间以为骑的是电动车。 但拧动油门那一刻,150cc水冷四气门发动机立刻显露真容:11.4kW的最大功率输出线性得像是抹了黄油,金卡纳场地里频繁的急加速急减速,车身始终稳如老狗。 特别在过弯时,佛沙350同款后减震提供的支撑力,让压弯动作比想象中大胆许多——这大概就是工程师说的“龙骨+双摇篮车架”的魔法。

不过最惊喜的还在后头。 试驾车队故意挑了段砂石路,后轮刚出现打滑迹象,TCS系统瞬间介入的果断程度,完全不像工程样车该有的成熟度。 虽然后轮ABS介入偏早的问题确实存在,但现场工程师掏出平板当场调试参数的场景,让人对量产版多了几分期待。

拉开车把上的5寸TFT仪表,双通道蓝牙连着手机播放《平凡之路》,高德地图的导航提示从仪表盘投射到视线余光里。 这场景恍惚间让人以为骑的是汽车——直到看见后视镜里越来越小的试驾队伍才回过神来。 要说配置堆料,NS150GX确实把“田忌赛马”玩明白了:豪爵UHR150引以为傲的双通道ABS+TCS,在这里只是标配;光阳Racing H 150舍不得给的行车记录仪和胎压监测,高配版直接打包送上。

储物空间更是降维打击。 掀开坐垫,能吞下全盔的座桶还留有放雨衣的余地,加上快拆尾箱,这装载能力堪比小型快递车。 不过最懂年轻人的,还是那个支持Type-C快充的USB接口——当代骑士可以不带钱包,但手机电量低于50%绝对会焦虑。

当16980元的正式售价尘埃落定,摩友群瞬间炸开锅。 有人翻出豪爵UHR150降价后的15980元价格牌,也有人细算免购置税省下的1400元。 其实这笔账早有人算得精明:NS150GX多花的1000元,买的是TFT仪表、行车记录仪、胎压监测三件套,相当于每天多花2.7元获得全套智能装备——这可比奶茶省钱多了。

更别说预售期间的价值880元三选一礼包:要实用的选尾箱,求稳妥的挑头盔套装,连这两样都不缺的还能换三次免费保养。 这波操作像极了海底捞的增值服务——你以为在买车,其实人家在经营用户生态。

在试驾会后的交流中,有位十年修车师傅的话很有意思:“这车就像智能手机里的水桶机,没有特别长的长板,但你也找不到明显短板。 ”确实,面对光阳的激进设计、豪爵的极致性价比,NS150GX走的是稳妥的中庸之道——本田的品控背书遇上国产化的价格优势,这种组合拳在存量市场格外吃香。

不过真正的杀手锏藏在细节里:免购置税政策让落地价与125cc车型持平,这对纠结排量的新手堪称致命诱惑。 而本田首次在150cc级别引入的远程解锁功能,更是把仪式感拉满——试问哪个年轻人能拒绝“手机靠近自动解锁”的科技魅力?

站在3月的春风里回看NS150GX的登场,就像目睹一场精心策划的“精准打击”。 它未必是动力最强的,也不是价格最低的,但那种“刚刚好”的平衡感,恰恰击中了多数人的真实需求。 正如试驾时偶遇的摩友老张所说:“选车就像找对象,参数是媒人说的,日子还得自己过。 ”当工厂工程师蹲在试驾场边记录每个反馈时,我们知道,这场关于150cc王座的争夺战,可能才刚刚开始。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