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分别在国内二厂造了两台新款150踏板,定位都比PCX160要低,当然这里说的定位更多的是体现在定价上,刨去两款车上不那么正宗的esp发动机,两车配置都比pcx要高很多,本以为这哥俩就像是飞度和life一样的换壳车,没想到深扒一下,差别还挺大。本田是刻意要把两个厂家区别化还是说研发成本已经低到不要钱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动力系统的差异化技术路线
五羊本田NWG150:
核心搭载eW15水冷四气门发动机,基于PCX160的eSP+平台优化,保留60mm缸径设计,通过缩短行程将排量调整至149.7cc。
新大洲本田NS150GX:发动机同样来自这款 160 eSP+平台,通过缩小缸径至58mm保持原有行程实现149.7cc排量。
五羊本田NWG150技术亮点:
ACG静音启动+怠速启停:市区拥堵场景下油耗可低至2.1L/100km;
双通道散热系统(水冷+强制风冷),保障长时间骑行稳定性;
低摩擦技术(曲轴偏心设计/低张力活塞环),中低转速扭矩提升8%。
动力特性:最大功率11.4kW(8500rpm),高转速域动力储备更充沛,极速107km/h,适合中高速巡航。
新大洲本田NS150GX技术亮点:
PGM-FI第六代电喷系统:32位ECU实现5ms级燃油修正响应,油门响应更线性;
双平衡轴设计(较NWG150多一组反向轴),震动抑制表现更优;
偏置气缸技术:减少活塞侧向力,机械损耗降低15%。
动力特性:最大功率同为11.4kW(8000rpm),低转速扭矩释放更早,城市通勤时加速表现灵敏。
巧了不是?同样是149.7,同样的11.4KW,内含却大不同。可见,两款车的发动机虽然都是基于esp+平台缩水版,但缩的地方却不一样。还有提一下这个PGMFi本田自家的电喷,好像永远轮不到五本用,最早发现是在复古踏板nwf125就没给用到。
除了刚说的发动机和肉眼可见的区别,还有个大不同,那就是车架也不一样,见下图。
咱就说本是同根生,还进行两次二次开发,这是在做实验还是研发经费花不完了?把这部分钱让利给客户他不香吗?再降1000肯定更具竞争力吧。
外观设计这方面就是仁者见仁了,我反正是更喜欢新本这款。
至于配置方面,NS150GX标配给的更多,而NWG150的选装包更丰富,或许增加后期成本。
可见本田中国的目的可能是上不愿意完全同质化经营,要把两个合资工厂进行一些本质上的区分,虽然是双胞胎,但不是同卵双胞胎,这样能理解了吧。
新本发车不说价,最后猜一波价格吧,我说一个数:一万五!要不还是你们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