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即将迈入不惑之年的我,拥有了第一辆自己的摩托车。不为跑山、不为摩旅、不为耍帅,更不会去炸街。只想买回来,哪怕静静放在那里欣赏,回忆一下儿时在摩托车上疾驰如风的感觉,偶尔骑一下感受风和自由。
一、买车的起因
出生在东北四线城市的我,儿时家境还算优越,记事之初爸爸那辆摩托车承载了儿时太多的欢乐,九十年代初家里能有辆三四千快钱的125的摩托车是什么概念,爸爸说那时普通企业工人月薪不到100,又说这辈子骑了四五辆摩托车了,我就知道他又在给我压力了,呵呵。高中期间也骑过爸爸的跨骑,那时都不会骑档车,我记得的金城AX100,不停的熄火,油离配合根本不会,由此有了跨骑的基础。
九十年代四口之家合影,我是老二。
大学毕业后在南京上班,随后娶妻生子定居南京,就这样十几年过去了,这段时间就是忙于家庭、工作、孩子,慢慢的发现自己没什么业余爱好了。圈子里也没有几个朋友玩摩托车的,但偶尔翻相片回想自己成长的经历,好像真缺点什么,对,就是缺少一辆摩托车。反正伸手就能够得到,没压力。
现在有家庭、有事业、有房有车无贷,我把我的想法和爱人讲了,她中立,不支持不反对。随后报名增驾D照,2个月拿证。
成功增驾
二、买车的经历
买车没那么多参考,就以下三点:一、坐姿要舒服,看那些趴着骑车的,怎么都不舒服;二、排量不超过200cc,我是玩车,不是玩命,大排量驾驭不了(那次看新闻,大排量骑手进出小区为了不扰民每次都推进推出);三、不买踏板,必须跨骑,就像开AT和MT的汽车一样,手动挡才有驾驶乐趣,手动挡是你想要多少转,它就给你多少转,自动挡是电脑分析你的驾驶意图才给你多少转,等它分析好了反馈给行车电脑,早错过你的意图了。
拿到驾照当日及次日,在家休息,第三天上午就把车买了,济南铃木极客飒155GP版,以现在的技术我想哪个品牌都不会太差。
0km,留个纪念。
加油通电。
钱都交完了,我才知道这还有国际档,才知道这是仿赛,才用手机去查GP是什么意思,才用APP去查这款车的参数。简单点来说,就是闭眼入。提车次日就去上牌了,上牌后3天就是大年三十,给自己买个新年礼物么。
临牌加实习标,有点新车新手新驾照的感觉。
选号,AWM,B46么,懂的人都三高了吧。
这也是机动车,也有电子证件。
三、骑行感受
毕竟还是懂一些机械原理及构造的,也有过几次的跨骑经验,这车骑起来游刃有余,不激烈驾驶、不空挡轰油,缓起步慢给油。从不关心油耗,我汽车的油耗百公里10个,你这单杠发动机能有多少油耗。
虽然说不关心,但总要记录一下,不然和别人吹牛都不掌握参数。
偶尔用它来通勤,我也不会给它改装,每一零部件的尺寸规格材质都是设计师严选的,我相信设计师对美学与机械动力、空气动力的综合平衡;我也不会买骑行装备去跑山什么的,就是简单一交通工具,搞的像请个大爷回家供着一样。
再一个就是安全,永远避不开的事情,因为职业原因,我敢说我比大多数人都注重安全,严守交通规则,不随意变道、不闯信号、多观察,谨慎驾驶,安全才是回家最近的路!(tip:闲下来多看看宏琪说交通,绝对增加安全意识)
最后,前面说了,我定居南京,南京是限摩的,我上的是郊区牌,我也不会去弄市区牌,因为南京是很宽容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