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爵UFR150贵得离谱?150踏板价格战下豪爵还能不能打??

更新于2025-03-12

2025年的150cc踏板市场,用“神仙打架”来形容都显得保守。新大洲本田、无极、钱江、光阳、五阳本田、天鹰等品牌接连甩出王炸车型,价格一路下探到1.3万区间,配置却疯狂堆料。反观豪爵UFR150以17880元起售价稳坐最贵宝座,比本田PCX160还贵出近2000块。朋友圈里摩友都在调侃:“豪爵这是要当摩托车界的苹果?”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在全员恶人的价格绞杀局里,豪爵的底气到底在哪?

价格屠夫围城,豪爵成孤勇者

先看一组刺激数据:无极SR150S带TCS+电动风挡卖12980元,相当于用豪爵六折价格买到九成配置;钱江鸿150把ABS+TCS+四气门发动机打包价干到10999元,还送五年不限里程质保;天鹰TX150用汽车级漆水+TFT投屏仪表+13升油箱,硬是把价格压在13280元。更狠的是新大洲本田NS150GX,带着本田PCX同源发动机和双通道ABS,15980元起售价直接掀桌子。

反观豪爵UFR150,扶手版17880元的价格比自家UHR150贵出2000元,比本田PCX160贵近2000元,比五羊本田NWG150贵出900元。这个定价在2025年显得尤为扎眼——当别家都在搞“加量减价”时,豪爵偏偏要走“加价减量”的叛逆路线。

拆解豪爵定价逻辑:贵在哪里值不值?

把UFR150拆开来看,确实能找到些“贵”的道理。博世双通道ABS+电装TCS这对黄金组合,成本就比普通品牌高30%;日精TFT仪表号称零故障,但采购价比普通液晶屏贵3倍;气囊减震+日信卡钳这些硬核配置,在1.5万价位段实属罕见。更别说全车覆盖件接缝能塞硬币的做工,以及发动机20万公里无大修的口碑。

但问题在于,现在的消费者已经不吃“堆料溢价”这套了。无极SR150S用12980元实现豪爵90%的配置,天鹰TX150的富士FCC离合器直接看齐进口车水准。就连本田都放下身段,在NWG150上标配TFT投屏导航。豪爵那套“进口零部件=高品质”的话术,在供应链高度国产化的今天,越来越像自说自话。

生死擂台上的六大门派围攻

本田系双雄:技术降维打击

新大洲本田NS150GX和五羊本田NWG150组成本田矩阵,前者用PCX同源发动机+汽车级电控系统卖到1.6万,后者直接移植本田SMART Key系统。这两款车就像合资品牌里的“价格叛徒”,既有本田标加持,又比豪爵便宜2000+,直接把“买发动机送车”玩成“买标送配置”。

无极SR150S:性价比屠龙刀

无极这波操作堪称价格战教科书:电动风挡+全地形胎+TCS,配上能跑318的9L油箱,价格却只要12980元。更绝的是采用成熟发动机平台,维修成本比豪爵低40%。年轻人第一台ADV踏板的人设,抢的就是豪爵UHR150的基本盘。

钱江鸿150:质保核武器

10999元的价格还送五年不限里程质保,钱江这招直接把行业质保标准抬到新高度。外卖小哥算过账:按一年跑5万公里算,五年省下的维修费够再买台新车。这种“用时间换空间”的打法,让注重耐用性的用户很难不动心。

天鹰TX150:隐形冠军逆袭

这个曾经的二线品牌,2025款直接祭出富士FCC离合器+隆鑫四气门发动机的王炸。13280元的价格买到汽车级变色龙漆水+TFT投屏仪表,关键零部件质保三年,分明是在喊话:“豪爵能做到的,我七折实现”。

豪爵的护城河还剩多宽?

面对群狼环伺,豪爵手里还有三张底牌:

变态级品控

参观过豪爵工厂的人都知道,他们的生产线还在用“显微镜找灰尘”的质检标准。发动机缸体要经过48道检测工序,车架焊接精度控制在0.2mm以内。这种偏执狂式的品控,确实能带来5年不用换螺丝的耐用性。

毛细血管级售后

全国2800家售后网点不是吹的,在西藏墨脱都能找到豪爵特约维修点。对比某些新势力品牌“坏了得寄回工厂”的售后,这是实实在在的竞争力。

沉默的大多数

市场上有群“不上网的中年骑士”,他们不懂TCS也不关心TFT仪表,只认“骑不坏的豪爵”。这个基本盘每年能贡献20万+销量,是豪爵敢定高价的底气。

豪爵破局之道:要面子更要里子

但光靠吃老本显然不够,个人认为豪爵需要三重变革:

产品线分层

学本田搞“双车战略”,用UHR150守住1.5万基本盘,再推简配版下探到1.3万区间。总不能看着无极SR150S抢走所有年轻用户。

技术话语权

别再拿博世ABS当卖点,该研发自有电控系统了。你看钱江都能搞出五年质保,豪爵完全有实力做行业标准制定者。

3用户运营革新

学学天鹰搞用户俱乐部,把20万UHR车主转化成私域流量。办骑行学院、搞改装大赛,把“豪爵大叔”的形象升级成“品质生活家”。

写在最后:没有退路的战争

150踏板市场就像缩小版手机江湖:小米(无极)玩性价比,OV(本田)打线下渠道,华为(豪爵)攻高端市场。但手机市场容得下多个玩家,摩托车市场却是零和游戏——2025年行业总销量预计下跌15%,每家都在抢存量市场。

豪爵现在就像站在十字路口的华为,要选择继续做摩托车界的“轻奢品牌”,还是下场参与血腥价格战?我的判断是:短期内豪爵还能靠品质溢价守住基本盘,但若三年内不推出万元级走量车型,DR300的悲剧未必不会重演。

这场战争没有旁观者,每个品牌都在赌中国消费升级的红利还能吃多久。而作为消费者,我们乐见其成——毕竟没有豪爵这条“鲶鱼”,哪来这么多性价比神车呢?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