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厂家电话,被抽中作为 本次大阳新车 VRX150 的骑行“体验官”了。。。😅
官方 市场部小姐姐 加微,发我了车子照片——象牙白/苹果绿 配色,高配“芯动版”,犹豫了10秒,同意
等了3天,接到昆明总代老板电话,车到了。。。果断赶到店,交身份证办落户手续。
新鲜出炉,师傅正在组装,接电瓶ing
说实在的,刚开始为什么纠结了10秒?就是因为官方给我分配的这个颜色😅,对于一个钢铁摩托直男来说,是不是有点太“清新”了?哈哈。。。。不过,看到实车后,说真的,这个配色,居然是这几款配色中,最好看的,心情瞬间平复了很多。作为对比,请看一下其他几个配色。
分别是:纯白、黑色、象牙白/蓝色
店里刚来的 另外两个配色
说实在的,白色款比较百搭,男女都合适
白的款的 油漆细节,居然有金属粉末反光质感
蓝色款 是哑光油漆,没有金属粉末反光
蓝色款 个人觉得更适合男士
组装完毕,加油,试车
苹果绿相对更偏向于女士。不过这个绿色 更显“清新”
来个侧前照
这个苹果绿 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娘”😁😅,说实在的,确实很好看。
带上shoei拉力头盔,上车拍了一张,对比参考
骑到单位地下停车内,室内灯光下,拍了一张
接下来开始展示一些细节:
1.前后减震
2.后平叉
3.显示屏
4.头灯、尾灯、日行灯
5.轮胎和轮毂
6.坐桶与收纳
7.按键与功能
8.特色功能(混动)
VRX150的后减震
后减震 做的确实很不错,相比我自己现在的 无极贝多芬SR 150Cpro 的后减震,要粗壮不少,这个有一说一,绝对客观。实际骑行体验效果,也确实如此,无极150c pro 后减震偏软,而VRX150明显要硬一点。支撑性和运动体验更好。(后续视频会详细测评介绍)
VRX150的后减震
后减震 做工和用料 对比下来,大阳VRX150胜出,更粗壮
无极贝多芬 SR150C pro 的后减震
无极150Cpro 的后减震 更细
无极贝多芬 SR150C pro的 后平叉(铸铁)
无极150Cpro 的 后平叉,看上去应该是铸铁
VRX150的后 平叉(铝合金)
VRX150 的后平叉 看上去是铝合金,做工很不错
VRX150的 显示屏(白天模式)
VRX150的LED 头灯(三颗 led灯珠)
中间的是大灯,两边的两颗是远光
VRX150的 条状日行灯
条状日行灯,很有新款特斯拉 modelY 的 既视感😁😂
VRX150的 后减震及后轮毂
大阳 的特色,Vi-core 4.0混动,不得不说,国内坚持做混动的,好像就仅此一家,我觉得应该给大阳点个赞👍,有了电机的加持,可以实现提速快,上坡助力省油,启动神油。
led尾灯效果。
led尾灯的 点亮效果 很不错,识别度很高
弹簧挂钩
前轮轮毂
说实在的,这个轮毂 的用料 ,目测相比起无极150Cpro,要厚实一点。
前收纳 盒
这次的VRX150 的前面同样配置了左右两个收纳空间,对于这种通勤踏板来说,实用性不错,可以放一瓶脉,和手套。不建议把手机放进来(手机屏幕会在振动过程中被磨坏)
前轮制动卡钳
标配了 QC3.0的 快充接口
这个细节设计得不错,首先这个充电口是在侧面,今天下雨,也不会堆积雨水,降低了进水短路损坏的概率。其次,这个橡胶材质的盖子很厚实,密闭性非常好。
前后轮胎
采用的是 cordial品牌的,我查了下,这个品牌的品质还是很不错的。
右手 按钮
铝合金后平叉细节
用手摸了一下这个铝合金后平叉 的后面,应该是铸铝,强度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
特色功能:运行模式 启动/关闭 按钮
按下去后,屏幕上会出现红色sport字样。
据官方说明,激活sport模式后,发动机输出会更积极,油门响应会更快,加速效果会更好。
特色功能
本次的新品 VRX150,加入了手机app和蓝牙连接功能。可以实现手机投屏导航。
最后,说一下这次新品 存在的一些配置上的遗憾:
1.未配置前后行车记录仪
如果考虑到 整车成本,我能理解官方的思维。我建议,大阳在行车记录仪这个配置上,可以考虑设计一个预留 位置,就像一些adv踏板一样,可以预留相应的安装位置和空间。这样如果有人需要,可以自行购买后进行安装。这样儿扩展性更强。
2.未配置 前后胎压监测 功能
这个功能我认为还是很重要,如果官方出厂就配置这样是最好的。并且可以集成在中控屏上进行显示。
当然,我自己可以在淘宝花200买一个不错的胎压监测器。
3.未配置双闪灯按钮
这个功能,其实还是很有用,特别是在公路上行驶过程中,如果遇到接听电话,或者有突发情况,可以一键开启双闪进行提示。有助于提升行车安全性。
建议官方后续版本中进行增配。
4. 专属T-box手机监控功能
现在很多品牌厂家,都开始重视并配置了T-box手机互联控制的功能,能实现远程监控车辆位置,远程查看行车轨迹,车辆行驶数据等 功能。这个应该与时俱进。当然,这些东西会提高整体成本,需要厂家综合权衡。
—————————————————————
重点来了:最满意的部分
1. 核心机械做工扎实
整体车辆的装配工艺和设计水平属于中上水平,两个个字——扎实,从来没有什么异响。
2.机械部分用料给力
包括 发动机,前后刹车,前后减震。后平叉,车架,布线,等这些地方 很紧致,绝不松松垮垮。
3.塑料件 的厚度给力
4.混动技术,确实很爽,开启hev混动模式后,急加速就会介入。屏幕会显示绿色hev标识。电动机介入助力,加速超车效果明显
5. 重点的重点——骑行品质和操控感受
请看下一期后续测评文章😛😛😛😅😅😅😅
就提车后的初步试驾来看,比我的无极150Cpro 要更运动。高速稳定性要更好一点(绝对真实自身体会)
无极贝多芬 SR150Cpro 与 大阳VRX150
无极贝多芬 SR150Cpro 与 大阳VRX150
PS:建议大阳官方后续补充出一些新的配色和版画。比如 更有质感的 “银色”。
就本人而言,那句“颜值即正义” 并没有那么绝对。相比起外观,只要不是“太丑”,我更趋向于选择 机械配置+装配做工+操控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