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2025赛季F1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揭幕战正式在澳大利亚阿尔伯特公园落下帷幕。最终,来自迈凯伦车队的诺里斯以微弱优势将澳大利亚大奖赛的分站冠军收入囊中,红牛车队的维斯塔潘与梅赛德斯车队的拉塞尔分别获得亚军、季军。
本周(3月22日至24日),各大车队将移师中国上海,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展开2025赛季F1中国大奖赛的角逐。结合揭幕战的赛况、上海国际赛车场的赛道布局等多方信息,布雷博为大家梳理了今年F1中国大奖赛的几大看点。
看点一:史无前例的竞争形势
2025赛季是执行现有技术规则的最后一年,各大车队对于技术规则的理解已经相对成熟,这也成了领先集团车队及其车手冲击年度总冠军的最有利时机。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本赛季的F1锦标赛,揭幕即白热化。在车手总冠军竞争上,领先的诺里斯虽首战告捷,但在时间上,他与第二名的维斯塔潘冲线时间差距不到1秒。而在车队总冠军竞争上,梅赛德斯车队,凭借着拉塞尔与安东内利两位车手的出色发挥,揭幕战后与卫冕年度总冠军迈凯伦车队同积27分。
可以预见,如此白热化的竞争态势定将延续到中国大奖赛,乃至于2025赛季全部分站。
看点二:新秀车手综合能力考核
上海国际赛车场赛道呈“上”字型布局,因此也被称为“上赛道”,赛道总长约5.451公里,宽度介于13至20米之间,拥有9个不同长度的直道,最长的直道赛段为1175米,14个不同转弯半径的弯道,路面最高落差约为8米,坡顶最高落差约12米,整个赛道的最大上行坡度为3%,最大下坡度达到8%,整条的大直道,以及高、中、低速弯分布均匀,因此非常考验赛车与车手的综合能力。“上赛道”属于制动器难度适中的赛道。在1到5的难度等级中,它获得了3级,因为三个难度较大的制动区相距较远,并且间隔至少一个轻微制动区,使制动系统有机会恢复。在一圈比赛中,制动器使用时间为16.6秒,相当于比赛时长的18%。
本赛季,包括去年有过代打或后期转正参赛经验的贝尔曼、劳森和杜汉在内,围场内共出现了6位新秀,赛季伊始,“上赛道”无疑是考验新秀们综合能力的最佳场地。
作为制动部件供应商,布雷博同样致力于帮助新秀车手建立驾驭的赛道信心。2025赛季,布雷博集团再度为围场内全部10支车队提供制动卡钳(9支车队选择布雷博全铝镀镍六活塞卡钳,1支车队则选择了布雷博集团旗下AP Racing的镀镍六活塞卡钳),并为大多数赛车提供液压材料(主缸、线控单元及离合器)与摩擦部件(碳纤维制动盘及制动片)。
针对每支车队的F1赛车特性,布雷博工程师配合车队需求,为每支车队也提供了专属的卡钳精准定制服务,以确定新型制动卡钳的重量和刚度符合车轮设计的最佳比例。
液压材料方面,目前围场内共有6支车队使用布雷博与AP Racing供应的制动主缸,4支车队将安装布雷博开发的线控单元,8支车队将选用AP Racing制造的碳纤维离合器。其中,线控单元专为管理制动动作对混合动力系统充电过程中前轴与后轴之间的耗散制动与再生制动的平衡而设计,能根据再生制动实时调节耗散制动的分配,从而确保前后轴之间的制动力分配达到最优平衡。
摩擦部件方面,2025年布雷博依旧为各支车队提供前轮直径328毫米,后轮直径280毫米,最大厚度均为32毫米的多种碳制动盘选择,其中前轮制动盘拥有1000~1100个通风孔,后轮制动盘有900个通风孔。此外,使用布雷博产品的车队可通过“花键”制动盘内径加工工艺,结合不同赛道和自身赛车的散热需求,自由选择不同冷却等级的制动盘,以及制动盘盘面与合头的不同连接方式。
除了提供制动部件,布雷博工程师们还会通过赛车轮边传感器,协助车队工程师实时监测制动盘与卡钳的温度,并依据采集到的数据辅助车手优化温度管理与制动力平衡。
布雷博集团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为了确保赛场上的每一辆赛车都拥有最贴合赛道与车手需求的制动性能,提升车手,特别是新秀车手的驾驶信心,为广大车迷贡献更精彩的赛车盛宴。
看点三:精彩缠斗
正如前面所说,作为一条极其考验车手综合能力的赛道,“上赛道”从来都不乏经典的缠斗,结合过往的中国大奖赛经验,布雷博认为本届中国大奖赛的看点大概率集中在T1-T3组合弯和T14回头弯。
T1-T3组合弯由一个中速弯与两个低速弯组合而成。发车阶段,前排赛车能在T1的制动点前加速至超过150km/h,后排赛车更是足以突破250km/h,此时非常考验车队的摩擦部件选择策略和车手对制动部件、轮胎温度的管理与掌控。而在比赛的其他时间段,车手需要在发车大直道末端从300km/h以上时速制动至106km/h左右的时速进入T1(中速弯),T2(中速弯)稍微加速后,需要在进入T3(低速回头弯)前,在弯道中将车速从约134km/h刹至约93km/h。
因此,起步的位置争夺及缠斗过程中T1前的制动表现必然会成为核心看点,制动点与行车线路的选择将直接决定车手的位次,而后续T2、T3则非常考验车辆制动稳定性、车手的制动控制、开油时机和线路选择。
上海国际赛车场对制动系统最苛刻的弯道是T14。T14位于长达1.2公里的后直道的末端,由全场最高速的大直道衔接最低速的弯角,非常考验赛车制动以及车手对赛车的管理,正赛期间大部分赛车会在113米内,将赛车从约318km/h的极速降低至72km/h左右,而整个减速的过程需要在2.66秒内完成,在此期间,车手需要施加174公斤的制动踏板力,承受4.7 G的减速度,制动功率达到2,450千瓦。显然,车手配合不同制动点和行车线路选择,能演变出不一样的攻防策略。
基于以上三大看点,我们相信,在布雷博高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兼顾的制动系统的助力下,各大车队及各位车手一定能为广大F1粉丝奉献一场精彩绝伦的中国大奖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正值布雷博征战赛车运动五十周年,自1975年参与F1赛事以来,布雷博已经斩获500余场大奖赛胜利,这一里程碑印证了布雷博半个世纪以来对创新、激情与成功的不懈追求。五十年的持续研发促使布雷博成为F1车队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并创造无数成功与战绩。这一里程碑不仅是对过往成就的回顾,更彰显了布雷博对赛车运动未来的持续承诺——始终致力于研发高性能技术解决方案,以及推动未来赛车领域向公路应用的全新技术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