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浙江,春回大地,前几日的冷空气消散后,和煦的阳光让气温回升到二十多度,这不正是一年中的摩托骑行黄金季吗?对于每一个摩友来说,我相信大家都恨不得每天都能骑着爱车出去撒欢。就在清明小长假的最后一天,终于收到了消息,我的25款天鹰TX250E到货了,于是吃过午饭后拎起头盔就去提车了。
到今年,笔者的摩托驾龄已超过20年,在此之前也拥有过近十台摩托车,有四缸水车,也有单缸125跨骑;有合资中排,也有大贸重机,基本上各种车型差不多都体验过了。都说骑士的归宿是踏板,这在笔者身上也应验了。以下是笔者拥有过的部分车型
人稍微上点年纪,工作和家庭就会占据你大部分时间,周末跑山和短途游也很难抽出时间,更不用谈诗和远方的摩旅了,市区通勤、买菜接娃成了选车的首要考虑因素。于是笔者的上一台车就选了人生中第一辆踏板-雅马哈巧格i plus,讲真,虽然相比之前骑的大排量少了速度的激情,但得益于轻巧的车身,和踏板的功能性,在市内代步是真的香,便利性是大排量跨骑无法比拟的。
不过,也正是因为巧格的小巧(可能是市面上最小巧的125踏板了),有时载着孩子,甚至一家三口近距离通勤,无论是动力还是乘坐空间就会显得力不从心,捉襟见肘。再加上笔者内心始终还保留着周末节假日出去撒欢的念想,巧格纵使通勤再无敌,也难以面面俱到,所以换一台尽可能兼顾市区通勤、搭载家人以及偶尔短途游的车型就被我提上了议事日程。
当然,换车的目标车型还是踏板,只是车型和动力需求更大了,首先300cc以上的中羊虽然乘坐更舒适,动力更强,但车体相对过大,市区通勤,特别是狭窄地段略显笨重,再三考虑后还是被淘汰了。其次150级别乘坐空间是够用,相对中羊也不至于太笨重,更适合城市通勤,但动力相比125提升不大,如跑国道多少还是有些力不从心,所以也不是最优选。那么如果能结合300cc+的动力性,和150级别的体型,对于我的需求来说,就比较完美了。于是选项就来到了国产的那几款250级别踏板,包括无极的SR250GT,QJ新上市的鸿250ADV,以及这款天鹰25款TX250E。首先无极的外形不在我的审美上,而且无极的踏板之前负面消息也比较突出,所以pass。其次QJ的鸿250ADV颜值和配置尚可,但质量也不好说,也是看人品吧,最要命的是将近800mm的座高,对我这小短腿的来说很不友好,落脚性不好,在低速、拥挤、狭窄路段也很不方便,所以也略过了。最后就是天鹰TX250了,虽然天鹰品牌目前来说不像其他一线品牌那么大,但在车友中的口碑还不错,尤其是售后服务这块,能解决很多后顾之忧,天鹰的150和250采用的隆鑫发动机,这么多年用于那么多车型上,成熟度高,可靠性也有保证,这次25款还升级了传动组,配套的关键部件也可圈可点,做工方面,在看了实车后,我不敢说比肩一线大牌,但绝对对得起,甚至超越其售价,最终还是天鹰TX被我翻了牌子。
提车后,回家路上开了20多公里,一路下来也算有了一点点初体验感受吧。首先就是确实比较丝滑,发动机及排气声也比较饱满,虽然怠速状态下有抖动,但我个人觉得抖动正常,并没有让人难以承受的地步,我一直对网上说这个踏板抖,那个踏板抖的人很不理解,亦或是这些人是否有接触过更大排量的摩托车,其实正常的抖动完全不必要太纠结,当你速度上来后,一切都好了。
原车状态下3000转左右甩块开始结合,车身开始起步,略微高了一丢丢吧,据说更换更轻的普利珠起步转速会降低,前段加速也更快,但会牺牲一定的后段动力延展,有利有弊吧,这是后话了。速度上来后,震动随之减少,由于是新车,一路上最高速度控制在60km/h,此时对应转速在5100-5200左右,提速感相比125无疑是质的提升,期间的震动一直保持优秀状态,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说这种震动还是不能接受的话,我只能说活塞式内燃机摩托车不适合你,换电瓶车吧。
然后就是加速体感比较线性,没有突然让你感到闯动,等出了磨合,再和大家分享下60以后的感受,总之就是厂家一直标榜的丝滑并不吹牛。
刹车方面,可能是新车,手感略有些偏硬,但制动力没问题,如果厂家能再调教下手感,驾驶感会更好。
减震方面,厂家宣传使用了渝安减震,也算是国产大品牌,很多一线厂家也都在用。简单体验下来,前减震相对更舒适,后减震稍微偏硬一些,但也不是那种死硬,还是能感受到一股韧劲,不跑到坑洼路面问题不大,后减硬是踏板车车身结构决定,算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后续笔者可能会改一套后减再试试。
好了先和大家分享这么多,后续感受再和大家慢慢聊。如有不到之处,欢迎大家理性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