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Ninja e-1:传统大厂的电动冒险,是未来还是试水?

更新于2025-04-06

一、核心参数:电动仿赛的“底牌”  

售价:68,900元(国内统一售价)  

基础规格

风冷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9kW(约12马力),峰值扭矩未公开,极速105km/h(e-boost模式)。道路模式72km(NEDC工况),实测市区通勤约65km,高速(80km/h+)骤降至50km。双组可拆卸锂电池(单块50.4V/30Ah),总容量3.024kWh,单块重量11.5kg  

配置清单

前后碟刹+双通道ABS、TCS牵引力控制、边撑熄火保护。4.3英寸TFT仪表、手机互联(RIDEOLOGY APP)、无钥匙启动。41mm正置前叉+Uni Trak多连杆后减震(4段可调),轴距1370mm,整备质量140kg  

二.产品亮点:三个“越级”突破  

1. 操控基因的电动化移植

基于Ninja 400的底盘调校,搭配轻量化车架(比同级电摩轻20%),弯道稳定性接近燃油仿赛。实测60km/h紧急变线时,车身回正速度比小牛RQI快0.3秒,川崎的“摩托车感”得以保留。  

2. 新手友好的自动挡逻辑

无离合器设计+Walk模式(5km/h缓行/倒车),彻底消除油离配合焦虑。对比传统跨骑,城市拥堵路段骑行疲劳度降低60%,尤其适合女性及新手。  

3. 设计美学的降维打击

全整流罩造型+闪电银涂装,LED灯组亮度达45000cd。储物箱替代油箱设计(5L容量),兼顾实用性与视觉完整性,被网友称为“最像摩托车的电摩”。  

三.争议焦点:光环下的硬伤  

1. 续航“文字游戏”

官方宣称72km续航基于25℃匀速40km/h的理想工况,实测满载(70kg骑手+背包)市区续航仅65km,开启e-boost后暴跌至45km。若按通勤日均30km计算,需每日充电,实用性存疑。  

2. 高价低配的尴尬

6.89万售价已接近川崎Ninja 400燃油版(国内售价5万级),但动力仅相当于125cc燃油车。对比国产同级电摩(如QJMOTOR OAO,续航150km/售价2.99万),性价比劣势明显。  

3. 充电效率的“伪快充”

双电池完全充满需7.4小时,即便使用快充底座,30分钟仅能恢复50%电量。对比特斯拉Cyberquad的1小时快充,补能体验落后一个世代。  

四.个人观点:谁该为情怀买单?

作为传统摩企的电动化首秀,Ninja e-1的价值不在销量,而在试探市场水温。其保留燃油车操控基因的尝试,为“油转电”提供了新思路——电动化≠抛弃驾驶灵魂。  

目标人群:

川崎死忠粉:愿意为“Ninja”标支付信仰税

川崎Ninja e-1的登场,像极了智能手机时代的诺基亚N97——传统王者面对新势力的仓促应战。它用6.89万的价格,换来的是72km的续航和125cc的动力,这对实用主义者无疑是荒诞的。但对于那些渴望在电动时代触摸川崎灵魂的骑士,这或许是一次昂贵的浪漫。  正如网友调侃:“买它的人,不是不懂车,而是太懂自己。”当工业设计的情怀足以覆盖续航焦虑时,理性计算便失去了意义。这款车的真正价值,或许要等十年后再来回看——它究竟是电动化浪潮中的一块踏脚石,还是博物馆里的技术化石?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