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玛仰望电动车:两轮界的“全地形战士”与它的矛盾人生

更新于2025-04-08

作为爱玛电动车的高端旗舰车型,这辆艾玛仰望自上市以来就贴着“动力猛兽”和“续航标杆”的标签。但当我真正跨上这台车穿梭在城市与郊野之间时,才发现它的故事远比参数表更复杂——既有令人惊艳的硬核性能,也有让人挠头的妥协。以下从真实体验出发,带你走进这台争议与实力并存的两轮“仰望”。

一、参数表里的“六边形战士”

1. 核心三电系统

1200W高功率电机:官方宣称“爬坡如履平地”,实测载重150kg(成年男性+25L桶装水)时,15度陡坡仍能保持匀速,电机噪音控制优于普通车型,但长时间爬坡后把手处会有轻微发热感。  

72V/25Ah石墨烯电池:标称续航100公里,实测夏季单人骑行(均速30km/h)可达85-90公里,冬季缩水至60公里左右。快充需另购10A充电器(官方价238元),标配4A充电器充满需8小时,续航焦虑主要来自充电效率而非里程本身。  

蔚蓝控制器:动力输出线性,起步无闯动感,但低速转向时偶尔出现“顿挫”,疑似算法调校问题。

2. 硬件配置亮点

264mm前反抱碟刹+后碟刹:双碟配置在急刹时表现稳定,但轮胎(未标注品牌)抓地力一般,雨天湿滑路面需提前预判刹车距离。  

全簧加粗液压减震:官方称“颠簸路面如履平地”,实际沥青裂缝路能清晰感知震动,水泥路颠簸感明显,减震偏硬,适合载重需求而非舒适取向。  

370mm踏板+670mm鞍座:踏板可轻松放置20寸行李箱,鞍座长度足够双人乘坐,但后座脚踏位置偏高,长途骑行后排乘客易疲劳。

3. 设计语言

外观:电镀格栅+瀑布基因灯的设计在乡村土路上能收获超高回头率,但漆面易沾灰,需频繁擦拭才能保持“靓仔”气场。  

座桶32L容量:实测可容纳3个半盔或1个全盔+雨衣+充电器,储物能力吊打同级,但电池占用踏板下方空间,导致坐姿稍显蜷缩。

二、矛盾体验:优点与缺点并存

1. 值得鼓掌的亮点

载重与爬坡能力: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神器”,载人带货无压力,甚至被老乡戏称“能拉一头猪”(实际未测试)。  

续航扎实:不虚标,长途骑行不用频繁找充电桩,适合快递小哥或跨镇通勤用户。  

防水性能:IPX7级防水实测有效,暴雨中骑行未出现电路故障,但仪表盘进水汽后显示模糊的问题偶发。

2. 让人皱眉的短板 

 智能化“半成品”:仅支持蓝牙解锁,连接速度慢(平均5秒),且无法远程开座桶。所谓“智能APP”功能简陋,连最基本的车辆定位都依赖手机蓝牙,实用性远不及九号、小牛等品牌。  

舒适性争议:减震调校偏向载重需求,单人骑行过减速带时“颠到怀疑人生”,建议加装第三方软座垫。  

细节品控:仪表盘塑料罩易刮花,车头线束裸露明显,雨天可能藏污纳垢。

三、个人观点:它适合谁?

如果你符合以下画像,闭眼入:

需要频繁载重或爬坡的乡镇用户;  

对智能功能无感,更看重皮实耐造;  

预算有限(各地经销商价差大,建议砍价至3500元内入手)。

慎重考虑人群:

追求科技感的年轻用户(缺少NFC、定速巡航等配置); 

通勤路况差的城市骑手(减震硬伤明显);  

颜值党(漆面保养成本高)。

四、总结:一台“偏科生”的生存哲学

爱玛仰望像极了班里那个体育满分、数学不及格的学生——它在动力和续航上的优势足够让它成为特定人群的“刚需之选”,但智能化与舒适性的短板又暴露了传统车企转型的力不从心。如果你是实用主义者,它能陪你翻山越岭;若你追求“科技平权”,不妨再等等它的迭代版本。毕竟,在电动车这片红海里,没有完美的车,只有合适的需求。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