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产摩托车还在用链条传动卷配置时,有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品牌直接把轴传动玩出了新高度。就在上周,北京书画山的试车场上,一辆边三轮在45码速度下突然撒开车把,车身居然像焊在铁轨上般笔直前行。这个让老司机都直呼邪乎的场景,正是鑫源飓风525交出的硬核答卷——都说边三轮是老头乐,可这台轴传动猛兽分明在向年轻人喊话:玩越野,得动真格的。
要说鑫源这牌子,在挎子圈里可是响当当的狠角色。他们家的周末风、龙卷风系列早就在摩旅圈攒下口碑,这次飓风525直接掏出三大杀手锏:全行业独一份的轴传动系统、能塞进两个全尺寸行李箱的157L边斗、以及敢叫板长江750的越野基因。最绝的是定价卡在5万档位,这招直接把同级别进口车逼到墙角——毕竟德国宝马的R18边三轮,光裸车价就够买三台飓风了。
轴传动这玩意儿为啥今天要单独拿出来说道说道呢?因为不是厂家不想用,实在是技术门槛太高。普通链条传动就像自行车,简单便宜但容易掉链子;轴传动好比汽车传动轴,动力直接怼到后轮。鑫源这套自研系统实测能扛5万公里免维护,跑趟318川藏线都不用操心传动系统。有摩友实测,在云南红土地那种胶泥路段,边斗装满80公斤行李,连续爬坡三小时愣是没出现动力衰减,这要是链条早该松垮打滑了。
动力方面直列双缸水冷发动机给得够狠,50.5牛米扭矩在7000转全数释放。这个调校明显冲着烂路去的,低转高扭的特性配上18寸全地形胎,过炮弹坑都不用降档。现场试驾发现,边三轮最容易出现的"拽把"现象在这车上几乎消失,转向轻得能用食指推方向把。秘密藏在鱼眼浮动连接结构里,主车和边斗的硬连接改成了柔性关节,跑搓板路时边斗像踩着弹簧跳舞,主车反而稳如泰山。
配置清单里藏着不少小心思:3.5寸TFT仪表能显示胎压和倾角,边斗里藏着双USB快充口,前减震用上摇架式液压结构,过沟坎时手臂震感比普通正立减震轻一半。最实用的是边斗储物箱,实测能塞下两顶全盔加雨衣,底板还做了防滑处理。刹车系统玩得更野,前三活塞卡钳配液压联动,60码急刹边轮自动介入,车身不偏不倚刹出直线。
要说短板也不是没有,49990元的定价虽然良心,但边三轮用户最看重的豪华感稍显不足。仪表台塑料件接缝能塞进指甲盖,边斗真皮坐垫厚度比长江750薄两指。不过想想这车能带你冲沙地趟河沟,这些细节倒也算不上硬伤。发布会现场有车主直言:"买边三轮不就图个糙劲儿?真要精致不如买汽车。"
竞品方面,长江750虽然情怀满分,但风冷发动机和链条传动在长途摩旅中确实吃亏。飓风525的400公里续航也是精准卡位,加满油能从北京一口气跑到乌兰布统。现场媒体算过账:按每年跑2万公里算,轴传动省下的链条保养费就够买套顶级骑行服。对于那些40-60岁的老炮玩家来说,省心才是硬道理。
要说这车开起来什么感觉?试驾过的玩家总结就三字:"不像挎"。18寸轮毂把离地间隙撑到230mm,过30厘米深车辙沟如履平地。轴传动带来的直接动力反馈,让出弯加速有种开性能车的错觉。边斗设计更是反常识——通常边三轮跑高速会发飘,飓风525跑到90码还能单手扶把,这稳定性在国产挎子里绝对独一份。
看到这里可能有摩友要问:轴传动真就完美无缺?在铺装路面跑山道,会不会损失操控乐趣?欢迎各位在评论区聊聊——如果你有5万预算,会选省心的轴传动猛兽,还是情怀拉满的长江750?我想答案应该呼之欲出了,你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