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踏板车内卷之王!1.6万起售的新大洲本田NS150GX把友商逼上绝路

更新于14天前

要说这两年国内摩托车圈最魔幻的事,大概就是本田自己打自己——新大洲和五羊这对老搭档如今在150cc踏板市场掐得火热。去年五羊用NWG150收割了一波销量,今年新大洲直接甩出王炸NS150GX,这车一上市就让老大哥PCX160坐不住了,活脱脱现实版的"徒弟出师暴打师傅"戏码。

这车刚亮相时,我朋友圈里的车友都在刷同一句话:"这不就是PCX和佛沙350生的娃?"前脸那对杀气十足的LED灯组,明显偷师了佛沙350的设计精髓,搭配上PCX标志性的流线型车身,把运动感和高级感拿捏得死死的。特别是那个立体切割的"X"造型前脸,晚上开灯时活像机甲战士的眼睛。

最绝的是车身侧面的处理,新大洲设计师把塑料壳玩出了新花样。别人家踏板车外壳接缝能塞硬币,NS150GX愣是用一体成型工艺做出了汽车级的拼接精度,阳光下看连反光都丝滑得跟德芙巧克力似的。难怪有车友调侃:"这车壳子摔了都舍不得换,怕破坏了整体美感"。

说到发动机,可算明白新大洲为啥敢叫板PCX了。他们家的工程师绝对是玩"大家来找茬"的高手——把PCX160那台发动机拆开研究,发现缩小缸径比缩短行程更划算。活塞直径从60mm缩到57.3mm,就像给发动机戴了缩胸罩,摩擦面积少了15%,油耗直接降了10%。我试驾时特意跑了段山路,发现这车爬坡时完全不像150cc,低扭强得跟吃了蓝色小药丸似的,红绿灯起步能甩开同排量对手两个身位。

更骚的操作在耐久性上,官方号称能扛住15年暴力骑行。我扒开维修手册一看,原来用了针刺缸套和双面齿形皮带这些黑科技。简单说就是发动机内壁像刺猬一样布满微小凹坑,存得住更多润滑油;传动皮带正反两面都有齿纹,比普通皮带耐造三倍不止。难怪有老司机说:"这发动机怕是要比车架先退休"。

试驾时有个现象特有意思——几乎所有新手都在吐槽手把晃动,而老鸟们却淡定得很。后来跟厂里工程师喝酒才套出实话:这晃动量是故意留的"安全阀"。原理跟太极里的以柔克刚差不多,发动机震动传到手把前,先被橡胶缓冲块吃掉大半。实际骑行中,这设计比死硬的手把舒服多了,连续骑两小时手掌都不带发麻的。倒是那些纹丝不动的手把,过个减速带能震得你怀疑人生。

还有个争议点是后减震的塑料套。有车友抱怨弹簧和防尘套摩擦异响,其实这玩意看着廉价却暗藏玄机。套子内侧设计了螺旋导流槽,既能防尘又能引导弹簧伸缩轨迹。我拿游标卡尺量过,套子和弹簧间隙控制在0.5mm以内,比某些国产车的焊接精度都高。真要挑刺的话,只能说新大洲太实诚,要是换成碳纤维材质,估计能多卖两千。

这车的配置单看得人眼花,双通道ABS+TCS、胎压监测、行车记录仪,甚至还有汽车级TFT仪表。最离谱的是高配版送50L尾箱,这容量能塞下两顶全盔加雨衣。对比隔壁PCX160连个后轮ABS都舍不得给,新大洲这波操作堪称价格屠夫。有网友算过账,光这些配置自己改装至少要花5000块,现在直接打包送你,这不是做慈善是啥?

价格方面更是精准打击。标准版15980元,比五羊NWG150便宜整一千,还免购置税。这定价明显冲着年轻群体来的——刚毕业的小年轻攒三个月工资就能拿下,周末还能跑山装逼。要说缺点嘛,可能就是太火导致提车要等一个月,不过看在省下的真金白银份上,等就等呗。

站在车行门口看着络绎不绝的提车人群,突然明白新大洲这波操作的高明之处。他们没跟风堆砌华而不实的配置,而是抓住通勤族最刚需的痛点:省油、耐造、配置全。就像手机圈的小米,用田忌赛马的策略在合资品牌里杀出一条血路。反观某些还在玩品牌溢价的车企,是时候该醒醒了——现在的消费者可精着呢,光靠标致上的翅膀logo,可忽悠不动Z世代的年轻人了。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