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摩托车市场,竞争可谓异常激烈,各大品牌都在为争夺市场份额使出浑身解数。而近期,新大洲本田 NS150GX 却陷入了一些争议的漩涡之中,部分豪爵经销商在抖音平台利用该车软链接手把晃动问题对其进行抹黑,同时消费者对后减震塑料隔套磨损也存在不解。但事实究竟如何呢?让我们拨开迷雾,一探究竟。
发动机作为摩托车的 “心脏”,其性能至关重要。NS150GX 的发动机在排量设计上有着独特的考量。从原理上讲,发动机排量类似圆柱体积,受缸径和行程影响。缩小缸径这一设计方向,有着诸多优势。它能够让空气和燃油混合得更为充分,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燃油经济性提升以及排放减少,通俗来讲就是更省油且更环保。与此同时,保留原有行程,使得 PCX 活塞 & 连杆运动规律得以维持。一方面,活塞质量变轻,往复运动时能量损失随之减少;另一方面,活塞直径减小,气缸与活塞的接触面积缩小,摩擦损失降低。综合这些因素,NS150GX 在中低速扭矩方面表现更为强劲,无论是起步、爬坡还是加速等工况,都能展现出良好的性能。
与之相对的减小行程的设计,虽在极速工况下性能较好,适合长时间高转速骑行的用户,但却存在明显弊端。空气和燃油混合时间缩短,导致油耗上升、排放恶化。而且改变了原有的活塞 & 连杆运动规律,活塞质量更重、直径更大,使得中低速性能下降,在日常频繁使用的起步、爬坡、加速等场景下表现不佳。值得一提的是,NS150GX 的发动机通过了本田标准 1.5 倍的耐久性测试,这意味着其发动机可靠性极高,相当于能满足用户常规骑行 15 年以上,为用户的长期使用提供了坚实保障。
对于 NS150GX 的软链接手把晃动问题,部分豪爵经销商在抖音平台大做文章,试图抹黑这款产品。然而,真相并非如他们所描述的那样。NS150GX 与 PCX 一样,采用软连接方式是为了优化手把震动。在正常情况下,手把上下旋转晃动会有一定的晃动余量,甚至 PCX 的晃动余量可能比 NS150GX 还要大。只要锁紧扭矩没有松动,方向把晃动时不与仪表壳出现干涉,并且在骑行过程中晃动情况没有恶化,这就并非质量问题,更不会影响骑行安全。这种设计恰恰是本田为了提升骑行舒适性,有效过滤路面震动而做出的精心设计,却被不良商家恶意歪曲。
NS150GX 配备的内置胎压检测系统,相较于外置式有着诸多不可忽视的优势。从检测精度来看,内置胎压监测安装在轮胎内部,能够更精准地检测胎压,不受外界环境因素干扰,检测结果更加可靠。在耐用性方面,内置式明显更胜一筹,不易损坏,能够长期稳定地工作。同时,其防盗性好,不用担心被轻易偷走。而且,在充气时也不会受到影响,操作更加便捷。外置式虽然成本低、装配便捷,但精度差、易损坏、易丢失等缺点也较为突出。NS150GX 在内置胎压检测系统上的选择,无疑是为用户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安全保障。
消费者对 NS150GX 后减震塑料隔套磨损存在疑惑,实际上,这一设计有着明确的目的和积极作用。首先,该隔套具有防尘 / 泥的效果,能够有效保护阻尼杆不被甩泥粘附,延长阻尼杆的使用寿命。其次,由于弹簧高径比大,隔套在弹簧弯曲时起到导向作用,确保弹簧正常工作。再者,通过表面筋条的设计,极大地改善了传统圆筒状隔套在大面积接触时容易出现异音的情况。在部分车型中,这个隔套还具有一定的防共振作用,提升骑行的稳定性。并且,这种隔套的设置是在考虑弹簧弯曲情况下进行摩擦保护的,能起到良好的导向与保护作用。需要强调的是,相同的设计理念和结构在行业市场上是成熟技术,在众多产品如 HONDA - PCX、HJ - UHR 等上都有应用。新大洲本田的产品开发经过了 HONDA 的严格测试验证,行驶安全不存在任何问题。
新大洲本田 NS150GX 在设计和性能上有着诸多亮点和优势,部分豪爵经销商的抹黑行为是不道德且不公正的。消费者在面对此类争议时,应保持理性,深入了解产品的实际特性,不要被不实信息误导。相信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认知的提升,像 NS150GX 这样设计精良、性能可靠的产品,终将凭借自身实力赢得市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