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摩展上,意大利踏板车贵族Vespa推出的S
125以20300元的售价引发轩然大波。这个价格不仅碾压国产同级车型(如豪爵UHR150售价约1.7万),甚至逼近雅马哈NMAX 155(2.78万)等进口热门车型。网友直呼:“单缸风冷+前碟后鼓,卖2万?割韭菜都不带藏刀!”
争议焦点:
配置与价格倒挂:S 125搭载124cc单缸风冷发动机,最大功率7.9kW,虽优于国产125踏板(普遍6kW左右),但对比同价位150cc水冷车型(如本田PCX 150),动力差距明显。
刹车系统“复古”:前轮ABS+200mm碟刹,后轮却是鼓刹,被吐槽“2025年还在用上世纪技术”。
设计溢价:Vespa的“奢侈品逻辑”
Vespa S 125的高价,本质是品牌溢价与设计税的双重叠加:
1. 血统光环:Vespa诞生于1946年,曾是《罗马假日》中奥黛丽·赫本的座驾,其钢制一体式车架和复古造型被视为“踏板界的爱马仕”。
2. 颜值即正义:S 125延续家族设计,矩形LED大灯、熏黑运动装饰、曼丹绿/新奇黄等配色,精准狙击年轻人的“社交货币”需求。
3. 小众圈层认同:Vespa用户多为都市潮流青年,他们愿意为“独一无二的回头率”支付溢价,甚至自嘲:“买Vespa的人,谁看配置?”
技术玄学:看不见的“贵族基因”
Vespa S 125的“高价密码”还藏在细节中:
悬挂黑科技:单摇臂前减震+双摆臂发动机吊架,宣称能过滤90%振动,骑行质感“丝滑如德芙”。
防盗系统:芯片钥匙集成防盗锁,拔钥匙即锁死ECU,防盗性能堪比汽车。
车身工艺:全钢车身+镀铬装饰,重量达120kg(比同级重20%),但Vespa坚称这是“经典工艺不可妥协”。
市场博弈:要性价比还是身份标签?
支持派认为:“Vespa卖的是生活方式,不是工具车。骑它去咖啡馆和骑国产车,社交价值差十倍!”
反对派反击:“2万买国产能上250cc双缸水冷+TCS,Vespa除了标还剩啥?”
行业观察:
进口税加持:Vespa全系意大利进口,关税、运输成本推高售价,但对比同渠道的比亚乔X7(150cc售价1.98万),S 125仍显“傲娇”。
内卷下的生存术:国产车堆配置,Vespa反其道而行,用设计差异化避开价格战,锁定“不差钱的文艺青年”。
最后咱们总结一下,Vespa注定不是走量车型,它卖的不是车,更多的是车以外的价值,真如网友评论的“你嘲笑Vespa不懂车,它笑你看不懂阶层 ”Vespa S 125的高价,本质是消费分层的缩影: 实用党:绕道而行,1万块买UY125能送三年外卖。 情怀党:刷卡买单,为“罗马假日复刻版”的情怀充值。 买Vespa的人,和买LV帆布包的是同一批——他们要的不是包,是标签。 兄弟们,如果Vespa国产化,价格降至1.5万,你会为“平民版信仰”买单吗?评论区聊聊!
创作不易!点点关注,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