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摩博会上本田的操作堪称行为艺术——万众期待的四缸400cc小钢炮继续活在PPT里,NX500依旧无消息,展台上最扎眼的居然是台电动概念车。更魔幻的是,被冠以"25款"之名的400系列,除了给NX400涂上砂岩灰、让CB400R换上星月白和极道黑,配置和动力系统愣是玩起了复制粘贴。这让我想起小区门口卖煎饼的大爷,十几年如一日地在"原味煎饼"和"至尊煎饼"之间切换葱花分量。
要说本田没诚意吧,NX400的减震漏油问题从2021年延续到2025年,连仪表中文化这种基础需求都能装聋作哑;可要说完全躺平吧,CM300加个灯罩和菱格纹座椅就敢涨价600块的操作,又透露出迷之自信。这种矛盾背后,其实藏着日系大厂的傲慢与焦虑——就像过气的明星,既放不下身段,又接不到好戏。
反观隔壁雅马哈展台,TMAX560直接把560cc双缸引擎、弯道ABS、7寸智能仪表拍在桌上,活脱脱科技暴发户的做派。更刺激的是国产阵营:赛科龙RX600用43.5kW动力+TCS+双通道ABS的配置,把600cc ADV价格打到2.8万区间,QJ骁600甚至玩起了胎压监测+全段可关闭ABS的堆料战术。相比之下,本田那套33kW动力+5英寸TFT仪表的组合,就像拿着诺基亚跟iPhone15拼参数。
有意思的是NX400的价格大跳水,从上市时的3.5万直降到2.98万。表面看是应对国产围剿,实则暴露了更深层的战略失误——当年CB400X降价清仓时,老车主们还能用"早买早享受"自我安慰,如今新车上市即贬值的玩法,直接把本田的保值神话砸得粉碎。这波操作堪比奢侈品搞拼多多促销,品牌溢价荡然无存。
最黑色幽默的当属CB400X的"被保值"现象。由于本田迟迟不给改款,这款本该淘汰的车型反而成了二手市场的硬通货。这让我想起楼市里的"老破小"神话——当开发商停止供应新房,连厕所朝北的户型都能变成稀缺资源。摩友们一边骂着本田挤牙膏,一边把库存车捧成理财产品的场景,堪称当代摩托车界的魔幻现实主义。
至于那台电动概念车,我倒觉得不必急着嘲讽。看看五菱宏光MINI EV的逆袭史就知道,有时候看似敷衍的产品,反而能打开新市场。本田手里握着PGM-Fi电喷系统等核心技术,真要转型电动化,随时可能掏出王炸。现在的电动试水,说不定是在等电池技术的临界点——就像赌徒等着骰子停止旋转的瞬间。
这场摩博会闹剧背后,其实是中国摩托车市场的成人礼。当国产车用配置碾压和价格屠刀教会消费者重新认识性价比,当Z世代骑手不再迷信"本田大法好",传统大厂要么像川崎那样放下身段搞本土化,要么就只能守着情怀粉的圈子自嗨。至于本田,是继续用换壳术应付中国消费者,还是憋着电动化的大招?时间会给答案,但市场留给它的耐心,恐怕不多了。
在这个连手机都要月月发新品的时代,本田的挤牙膏式更新就像慢动作回放。但换个角度看,或许这正是传统制造业的生存智慧——不跟风堆参数,专注打磨可靠性。只是当国产车的品控差距越来越小,当00后消费者把数码参数当信仰,本田的"中年危机"恐怕会越来越重。这场博弈的结局,或许会改写整个摩托车行业的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