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摩展雅马哈发布新款NMAX155,顶着27,800元的售价再次站在风口浪尖。这辆在东南亚卖着1.4万的小踏板,跨过海峡身价就翻倍,这事儿搁谁心里都犯嘀咕。作为混迹车圈多年的观察者,咱们论道下,这车到底值不值当。
海外版和国内版的差异堪比买家秀卖家秀。东南亚市场的Turbo版本带着电子CVT、智能仪表这些硬货,到了国内就成了前脸改改、仪表换换的"面子工程"。更离谱的是,台湾同胞们能享受到的TCS牵引力控制,咱们这儿得额外掏钱才能装上。质保政策也玩起双标,海外五年五万公里的承诺,到了国内直接腰斩成两年两万,这波操作属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有人拿进口成本说事,可仔细琢磨根本站不住脚。印尼工厂到国内的运输成本,总不能比运往欧洲还贵吧?看看隔壁本田PCX160,国产后不到两万的定价,动力数据还更漂亮。再瞅瞅豪爵UHR150这些国产选手,双通道ABS、智能钥匙这些配置全给配齐,价格却只要雅马哈的一半多点。要说油箱容积、大灯亮度这些基础配置,NMAX155甚至被国产车按在地上摩擦。
有意思的是,雅马哈这些年总爱搞些换壳改色的"新款"。去年换个哑光漆,今年改个前脸造型,发动机技术愣是十年没见大动静。那台155cc的VVA发动机,功率输出早被国产150cc追平。要说加速性能,钱江鸿150实测数据都不输它。现在连油耗表现也被国产车超越,真不知道这"技术优势"还剩多少含金量。
不过话说回来,品牌溢价这事儿在摩托车圈确实存在。那些愿意多掏万把块的车主,买的可能不只是代步工具,更像是为心头好买单。但情怀这玩意儿得有度,当国产车已经能做到七分相似三分超越的时候,还硬要消费者为品牌信仰充值,这吃相就有点难看了。
对于真正想买车的朋友,建议先摸清楚自己需求。要是图个通勤代步,豪爵UHR150这类国产车完全够用,省下来的预算够你装齐所有改装件。要是非合资不买,本田PCX160的性价比明显更香。至于雅马哈,或许等到他们拿出真技术升级的时候,才是入手的好时机。
现在摩托车市场早不是十年前的模样,国产厂商把配置堆到天花板,价格却压在地板上。消费者眼睛都雪亮着呢,去年MT-07被迫降价就是最好的例子。说到底,咱们不是掏不起这三万块,而是不愿当冤大头。当车企还在玩双标套路,市场早晚会教他们做人。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