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9月19日,购入了人生中第一辆摩托天鹰TX150,到今天刚好骑行了8000公里。
由于之前从未有过驾驶摩托车的经验,最多只骑过共享电动车,这8000公里就是我全部的摩托车骑行里程,在骑行过程中,我不断的学习理解安全驾驶相关的知识,现在做个小总结,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首先先说大的原则,摩托车是“肉包铁”,意味着骑手对事故的容错空间几乎为零,轿车在60到100公里的速度出事故,会有比较大的生存几率,但摩托车在这个速度区间,一旦发生事故,轻则伤筋动骨,重则一命呜呼。因此,“对危险的敬畏心”,是每个骑手跨上摩托时必须时刻铭记于心的。
在我看来,几乎所有的摩托车事故都发生在“操作变化”的过程中,比如说自己的车辆加速,变道,其它车辆拐弯等等,那么避免事故发生,也近似可以与“如何安全的进行操作变更”划等号。下面我就按我的理解把如何安全操作这个命题做一下分解。
1、速度
十祸九快,出事故绝大多数都伴随着超速。但是不是说骑的越慢越安全呢?我觉得不是。安全的速度标准,应该是“适配当前的车道”。
何为适配?就是你车道的其他车辆,不会因为你的速度而需要做额外的操作。你后方的车辆不会因为你的速度慢于车道平均速度而变道超车。延伸一下,小排量摩托动力储备不足的,就算高速允许通行,也不建议上,原因就是动力储备“不适配”高速道路。
在普通道路上,视野良好的情况下,摩托车可以发挥自己车轻跑的快的优势,但也不推荐油门焊死的驾驶方式,“控制好自己的右手”,这个毕竟是每个骑手都听到耳朵生茧子的一句话。
2、视野
摩托车的视野对于骑行安全的重要性在我看来,仅次于对速度的把握。许多恶性事故发生在弯道超车,鬼探头等场景,主要原因都是骑手在没有视野的情况下做出了操作,等到发现危险的时候,已经没有时间和空间再做补救操作了。关于视野,我的心得是没有视野的时候,绝对不做类似于超车的激烈操作。
同时,为了保持良好的视野,尽量让自己处于车队的最前方,如果没有条件,那不防减速拉开自己与前车的距离,以增加自己的前方视野。这个和驾驶常识“不跟大车,不被大车跟”,其实也是一个道理。
另外,摩托车与汽车驾驶有个很大的差异,就是你的车子前进的方向,会趋向视线所指方向。在过弯的时候,视线一定要看向出弯点,绝不能只盯着眼前的路,很多人过弯开到路边排水沟里,犯的都是这个错误。
3、防御性驾驶
防御性驾驶的中心思想就是“想象路面上全都是要来刺杀我的刺客”。假设骑行是一个横版过关游戏,路面上每个接近自己的物体都有概率要对自己实施刺杀操作,那么骑手就要随时分析路面上每个临近物体的行为,预测他们的动向,并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操作时间与空间,来应对他们的动作。
在我看来,以下几个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a)在过路口,绿化带出口等能杀出不速之客的地方,第一反应是松开油门,做好刹车准备,等视野清楚,没有不速之客时,再加油门快速通过;
b)尽量不和其他车道的车辆并排行驶,可以通过减速或者加速避开旁边车道的车辆;如果迫不得已必须并排,那么应在自己车道远离旁边车辆那一侧骑行,万一旁边车道的车辆突然拐弯撞过来,至少还保留一点反应的时间;
c)路边有车辆停靠,骑行通过时最好距离1米以上,确保对方即使开门杀,也碰不到自己;如果必须靠近,则需要松油门,随时准备刹车;
d)当路面前方有行人,特别是老年人和小孩时,第一反应是松开油门,刹车减速,确保自己的行动轨迹远离行人后再通过;
e)养成周期性观察后视镜的习惯,变更车道前必须先看后视镜,这是不用多说的,但即使直行,也需要经常去观察后视镜,了解自己侧后方的车辆情况,以应对突发状况;
4、刹车
我的总结是:“后刹用于拖曳,前刹用于制动,急刹需要先后再前”;
缓慢减速的时候用后刹通过拖曳力,可以平缓的降低车速;要想快速制动,就必须使用前刹;但是如果直接使用前刹,会导致前减震提前压缩,后轮抓地力变小,进而导致刹车力不足或者翘尾翻车;所以,要先刹后刹,让后减震压缩,增加后轮的抓地力,然后再刹前刹,这样前后轮同时与地面摩擦制动,才是最好的刹车效果。
5、靠右行驶
关于摩托车靠右行驶的要求,是《中华人民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44条规定的,原文如下:
但是规定中也不是死板要求摩托车100%靠右行驶,在超车和左转等情况下都可以变更车道,但是当完成上述动作后,还是应该遵循实施条例的要求,回到右侧道路。这个和高速上慢车不应该长时间占用左侧快车道,其实出发点应该是一致的。
6、遵守规则
摩托车相比轿车,行驶的便利性是极大的优势,有时为了赶时间,走一下非机动车道,甚至是人行道也偶有为之。但我个人有个底线一定会遵守,就是交叉路口不闯红灯。
7、钻车缝
我个人会在等红灯的时候,在其它车辆静止的情况下,通过钻车缝将自己挪到车队的最前方。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快,更多的是为了在骑行时有个更好的视野。不推荐在行进的过程中钻车缝,这个行为和防御性驾驶的原则是有冲突的。
8、压弯
摩托车压弯是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术,是转弯控制方向的必备技巧,但是,在跑山的时候极限压弯,磨膝过弯啥的,我觉得是不应该的,想找自己的极限,去赛道或者去场地,不要在道路上,试错成本很可能就是自己的命,也有可能是别人的命。
9、护具
对我来说,“不戴头盔不上路”,也是一条底线。如果是外出摩旅,也尽量会把护膝,护肘,骑行服之类的穿戴整齐。意外的意思就是想不到,当它来临的时候,是不会给你机会去后悔当初没有穿戴护具的。
摩托小白的碎碎念差不多就这些,有些经验可能是一家之言,不见得对,大家可以在评论区探讨。
骑行追逐的是风与自由,但风与自由应该是长久的事情,而不是短暂的快感,有个视频里有句话我记得很深:“你急着赶路,赶得好比别人早到几分钟,赶不好可能就比别人早走几十年……”
希望大家都能把安全放在骑行的首位,追风骑到老,毕竟这世界还有那么多美好等着我们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