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核AE4 vs 九号M95C+评测分析

更新于2025-04-15

🚩产品定位

极核AE4作为春风动力旗下高端电摩品牌的核心产品,定位“油摩级电轻摩”,试图通过摩托车基因(如双肩围栏式车架、12寸轮毂)与智能化配置(如TFT仪表、eTCS牵引力控制)的融合,打造“降维打击”的差异化体验。其2025款车型在保留铅酸电池版本(72V23Ah/32Ah)的同时,新增74V28Ah锂电版,最高设计时速达70km/h,官方称其为“低空飞行”的跨界物种 。

极核AE4

九号M95C+则延续九号“智能实用主义”路线,作为远航家系列的主力车型,主打长续航(三档全速续航100km)与智能化生态(RideyFU IR智驾系统、APP远程控车)。其7232铅酸电池与2600W峰值功率电机的组合,瞄准城市通勤与外卖配送市场,定价5999元起,强调性价比与功能平衡 。

九号M95C

💥性能对决

动力与续航

极核AE4:3.5kW峰值功率电机(高配)+72V32Ah铅酸电池,实测极速70km/h,续航约95km;锂电版支持22A快充,1.5小时补能30%-80% 。

极核AE4

九号M95C+:2600W峰值功率电机+72V32Ah铅酸电池,极速55km/h,全速续航100km,但用户反馈二档续航可达123km,更注重经济性 。

九号 M95C

操控与车架

极核AE4的“双肩围栏式车架”设计理论上具备油摩级刚性,但用户实测发现平踏板结构导致车架重心过低,高速压弯时易出现“不倒翁效应”,尤其在改装动力后车头抖动明显。前减震软、过坑打底问题被多次诟病,官方虽提供30%加强弹簧方案,但牺牲舒适性 。

极核AE4

九号M95C+采用双管碳素钢摇篮车架,五级可调后减震,强调载物稳定性,但轴距较长(1970mm)导致灵活性不足,用户形容其“笨重如板凳”,尤其低速转向时操控生硬 。

九号M95C

🖥️智能化配置

极核AE4的6.2英寸TFT仪表支持OTA升级、音效自定义,但用户吐槽屏幕反光严重,阴天可视性差;感应解锁2.0与密码解锁功能实用性强,但锂电版溢价过高(9499元) 。

九号M95C+的RideyFU IR系统集成导航投屏、音乐控制与胎压监测,座桶灯与边撑感应提升便利性,但中控全贴合屏幕防水性存疑,部分用户反映雨天触控失灵 。

🛵电轻摩标准的“先天枷锁”

两款车型均受电轻摩标准制约(设计时速≤50km/h、平踏板结构、车架刚性限制),导致核心矛盾:

极核AE4:试图以摩托车工艺突破电轻摩上限,但受制于生产标准,车架厚度缩水,平踏板结构无法实现中置油箱或龙骨式加强梁,车头抖动问题本质是车架刚性不足与重心分配失衡的综合结果 。

九号M95C+:为维持实用性牺牲操控,430mm×380mm超大踏板削弱车架抗扭性,用户改装72V锂电池后重心进一步下移,连续变道时车身响应迟滞,被调侃为“电动不倒翁” 。

极核AE4与九号M95C+的对比,本质是两种产业逻辑的碰撞:前者试图以油摩基因破局,后者以智能生态筑墙。当“电轻摩标准”成为创新枷锁,行业亟需一场从政策到技术的系统性变革。而对于消费者,这场博弈的终极赢家或许是那些既能“脚踏实地”满足通勤刚需,又能“仰望星空”点燃速度激情的跨界产物。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