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马哈兴鹰125已经日常通勤一千公里了,这款车带给我的体验既有惊喜,也有遗憾。这款车依然定义为“通勤工具”,虽然价格不便宜,但也并非完美无缺,下面简单结合个人实用实际体验跟大家分享一下。
胖头鱼风阻保护好
惊喜之一:发动机的运行品质大幅度提升
兴鹰125的“创核科技2.0Hybrid”发动机是销售宣传的焦点,实际体验中也是最突出的亮点。起步时电机辅助带来的3秒瞬时助力,确实让红绿灯起步丝滑了一些,但其实低扭的提升并不明显,可能更加省油吧。新款发动机彻底告别了老款巧格125的的低速抖动感,再加上静音启动和启停技术,真的是安静得不太习惯,我觉得比本田得125LA的城区体验还要好一些。实测0-60km/h加速不错,但车重增加了9kg造成中后段加速略显疲软,超车时必需提前预判。混动系统更注重节能而非性能提升,我体重150斤,磨合期内实测综合油耗约2.0L100km(900公里城市通勤+100公里快速路),算得上节能小能手了,这也是雅马哈一直擅长的领域。125的排量注定了极速不高,我测过一次表显102KM/H,实际可能在96KM/H左右。
2.0的发动机非常不错
惊喜之二、操控灵活与生活便利
车架刚性提升明显,过弯时车头不再“飘忽”,轴距微增5mm后高速稳定有一定提升,不再是鬼精灵的那种感觉,兴鹰125给我的感觉就是即灵活又稳定,刚刚好的调教。手把升高优化了骑行三角,身高175cm的我骑行时腰部自然直立,坐姿舒展。震动抑制非常不错,城区代步体验尤其明显。前平踏板和大马桶空间,都对生活非常方便。车商免费提供了无钥匙系统升级,实用便捷。前置的加油口在不仅腾出了更大的座桶空间,加油的时候也更加方便快捷。
这马桶可以放全盔加杂物
不足之一:坐高限制了部分潜在顾客。
799mm座高对身高有一定的要求,虽然是窄座设计能部分缓解压力,但脚踏实地的安全感对于一辆通勤踏板挺重要。这个对于我来说不是问题,但我媳妇骑不了,她很不开心。
不足之二:减震坐垫都挺硬,不适合长时间骑行。后减震偏硬,坐垫也偏硬,过减速带最好减速至20km/h以下,否则容易易“弹跳”。
这减震非常硬
不足之三:安全配置太落后
前碟后鼓刹车在干燥路面表现尚可,制动距离优于预期,但雨天湿滑时后轮易抱死,一万一千多的价格竟然没有ABS。侧撑熄火功能虽实用,但新手常因忘记收起侧撑触发熄火,需适应期,而且本来已经配有启停功能的情况下,我觉得边撑熄火可有可无。
经过这一千公里磨合,我认为这款车有它的优势,不错的发动机、优秀的驾驶体验、方便的工具车装载能力,优秀的燃油经济性,我认为最适合通勤刚需族,日均30km内代步,追求低油耗与灵活操控的人群。若追求ABS、TCS、大屏幕等配置或强劲动力,兴鹰125并不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