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头盔的骑士们总在安全与便利之间寻找平衡,而揭面盔似乎是个完美的折中选择——既能像全盔一样保护头部,又能轻松掀开面罩喝水、抽烟,甚至和路边偶遇的摩友闲聊几句。但奇怪的是,路上戴揭面盔的人并不多,这背后藏着不少鲜为人知的纠结。
揭面盔的便利性毋庸置疑,尤其是对眼镜党或长途骑行的摩友来说。不用摘头盔就能解决喝水、擦汗的麻烦,甚至能在加油站快速补一口烟。但这种设计也带来了额外的重量,普通ABS材质的揭面盔动辄1700克以上,比同材质的全盔重出一个手机的份量。碳纤维版本能减轻负担,但价格直接翻倍,比如LS2的F394碳纤维款要1400元,而AGV的顶级碳纤维揭面盔更是飙到4400元,堪比半个入门级摩托车的价钱。
风噪是另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揭面结构注定无法像全盔那样严密,速度上了80公里/小时,耳边呼啸的风声堪比施工现场。有人调侃:“戴揭面盔跑高速,蓝牙耳机音量得开最大,不然连导航都听不清。”相比之下,全盔的风道设计和密闭性更胜一筹,适合追求静谧骑行的玩家。
安全性方面,揭面盔的防护性介于全盔和3/4盔之间。虽然主流品牌如LS2、FASEED都通过了ECE或3C认证,但下巴部位的翻转结构仍是潜在弱点。有经验的老骑士会提醒:“如果真摔车,全盔的下巴保护更靠谱。”不过也有人反驳:“市区通勤速度低,揭面盔的防护足够用,总不能为0.1%的风险牺牲99%的便利。”
颜值争议也不小,揭面盔的设计往往更偏向实用,圆润的盔型被戏称为“胖头鱼”,而全盔的流线造型显然更符合多数人对“帅气”的定义。当然,像LS2 F901这类碳纤维揭面盔试图打破刻板印象,把下巴组件藏到后脑勺,但价格又劝退了一波人。
说到底,选头盔就像选伴侣——没有完美答案,只有合不合适。揭面盔适合那些看重便利性、偶尔长途的骑手,而全盔党则更追求极致的保护和性能。或许下次在头盔店纠结时,可以默念这句摩友箴言:“盔不在贵,适合则灵;骑不在快,活着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