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摩托车过了磨合期,就该开始定期保养了,不少车主选择了自己保养,毕竟也不难,换个机油机滤啥的,只要有手都学得会,还能省不少工时费,用在加汽油上,多得劲啊!
那么,你会选择机油吗?或者说你分得清市面上形形色色的各类机油的区别吗?今天抛开机滤和如何更换这些问题,专门聊聊摩托车机油。
首先要知道的,摩托车机油和汽车机油不能通用!!!因为汽车怠速时发动机转速约600-800转/分钟,正常中速行驶(90km/h)的发动机转速在2800-3500转/分钟左右,不同类别或排量的车型略有差异,但摩托车动辄4000-12000转/分钟或更高的转速,注定其润滑要求不同,摩托车的机油性能要求比汽车机油的高得多!比如机油的润滑性、清洁能力、抗剪切性、抗氧化性、流动性等技术指标要比汽车机油高。所以二者是不能通用的,摩托车得用专用机油!
如果摩托车长时间使用汽车机油,一是会导致离合器打滑,危及行车安全。二是摩托机油的润滑性、清洁能力和抗氧化性等技术指标要比汽车机油高,如果摩托车使用汽车机油,会导致发动机内部的污垢无法有效清除,形成积碳,影响发动机工作效率,导致油耗上升。
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离合器是分开润滑的,而所有摩托车发动机、换挡机构、活塞、气缸、进排气阀等部件都是在一起的,在这一个容积之内机油都是公用的,整体温度也比汽车要高得多。
豪爵摩托车机油
明白了摩托车必须使用摩托车机油后,我们如何选择机油,或者说我们如何读懂机油瓶上那些型号参数的意思呢?机油的重要参数有两个,一个是API等级,一个是粘度等级
机油的参数构成
以下机油知识汽车、摩托车均适用哦!
1、机油的API等级
汽油机的机油级别主要通过API(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美国石油协会)来划分。API级别从SA到SP,13个等级(至2025年),依次是SA、SB、SC、SD、SE、SF、SG、SH、SJ、SL、SM、SN、SP。这些级别代表了机油的性能和适用的发动机技术,靠后的字母代表的机油要优于靠前的字母代表的机油。比如,SP级别是目前最新的标准,适用于最新的发动机技术。API级别不仅考虑了机油的抗氧化性、清洁性和抗磨损性,还包括了对节能环保的要求。SP级别的机油具备更高的抗氧化性、清洁性和抗磨损性,适合使用在高性能和高负荷的现代汽油发动机中。
机油API等级划分
2、机油的粘度等级
机油的粘度是通过其流动阻力来衡量的。 有两个数字可以定义机油的粘度。 第一个数字以字母“W”结尾,代表冬天(Winter)。 此度量与机油在冷态时的流动性有关,例如在发动机启动时。 第二个数字是指机油在正常发动机工作温度下的流动性。
数字越小,流动性越高。 所以 5W-30 在启动温度下比 10W-30 更容易流动,10W-30 在正常发动机工作温度下比 10W-40 更容易流动。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发动机油冷却时自然变稠,加热时自然变稀。 较稀且低粘度油品更容易流动,从而可以在低温下保护发动机零件。 较稠且高粘度油品通常能更好地维持膜的强度,从而在高温下保护发动机。
在年平均气温较低的西北高海拔地区,机油粘度可以选择较低的,可以较好机油的润滑特性;而在高温炎热的南方地区,机油粘度可以选择较高的,不仅可以较好发挥机油的润滑特性,还能减少渗油和油封的跑冒滴漏现象。
3、多久换机油
关于多久换机油,是很多新车主问的问题,简单的回答是根据车辆说明书标示的周期和里程来更换,等级宜高不宜低。而事实上,说明书写的显而易见的保守,一般新车磨合期在1000公里至2000公里更换,之后可以每3000至5000公里周期更换,因驾驶习惯和激烈程度而变化,有人说他的车上万公里换一次机油车况也好好的,也不是不可能。
最稳妥的做法是,接近理论更换周期后,定期观察机油的状态,根据是否发生乳化的苗头,机油清洁程度等酌情决定,当然早换比晚换好。
最后祝广大摩友用车愉快,大家一起交流一些摩托车周边小知识,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