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马哈 NMAX 155 2025 款:2.78 万的 “踏板界小钢炮”,到底值不值?
各位摩友,今天咱们聊聊雅马哈 NMAX 155 2025 款 —— 这台被车友称为 “小钢炮” 的进口踏板车。它就像健身房里的私教,外表精壮有肌肉,内在还藏着点黑科技。有人说它是 “智商税”,也有人夸它 “骑行信仰”,27800 元的身价到底香不香?
咱们正题开始,不喜勿喷!
一、性能配置:155cc 里的 “技术宅”
1. 发动机:省油耐造,高转有惊喜
155cc 水冷单缸发动机,最大功率 11.3kW(15.4 马力),最大扭矩 14.2N・m,配合 VVA 可变气门技术,低转平顺省油,高转动力爆发强。实测 0-60km/h 加速 5.8 秒,极速表显 120km/h(实际约 110km/h),城市超车够用,但高速再加速略显吃力。
黑科技:新增 YECVT 电子变速系统,T 模式(城市)跟车丝滑,S 模式(运动)油门响应快半拍,还能通过 Y-Shift 按钮锁定转速,模拟手动换挡乐趣。
油耗:官方宣称 2.1L/100km,实测城市通勤约 2.5L,7L 油箱续航约 280 公里,适合短途撒欢但不适合长途奔袭。
2. 刹车与操控:安全有余,激进不足
刹车:双通道 ABS+TCS 牵引力控制,湿滑路面防摔能力大幅提升,60km/h 刹停距离约 12 米,但前单活塞卡钳制动力偏弱,激烈驾驶时信心不足。
操控:130kg 整备质量 + 1340mm 轴距,弯道灵活性媲美运动街车,但正立式前叉调校偏硬,过减速带颠簸感明显,建议升级后减震预载。
3. 舒适性配置:实用为主,科技感一般
智能钥匙:靠近自动解锁,支持寻车和防盗报警,懒人福音,但对比国产车型缺少无钥匙启动的高级感。
仪表:ABS 版标配 LCD 仪表,显示清晰但无 TFT 投屏功能,导航和手机互联需额外加装支架。
储物空间:座桶勉强放 3/4 盔,前置储物格可放手机,但全盔和大背包得靠后装尾箱,储物能力不如国产车型。
二、外观设计:运动风的 “精神小伙”
1. 风格定位:机甲战士 VS 都市潮男
车型:标准的运动踏板,分层式 LED 大灯组 + 深浮雕腰线,前脸棱角分明,尾部镂空设计,战斗气息拉满,提供液钛银、熔岩棕等 6 种配色,哑光蓝和亮面红尤其吸睛。
灯光:全车 LED 光源,大灯亮度 50000cd,夜间铺路效果优秀,但远光射程和宽度略逊于国产车型。
细节控:13 寸轮毂 + 半热熔胎,漆水工艺和接缝处理媲美进口汽车,停在路边回头率爆表,但车壳塑料感较强,倒车易刮花且维修成本高(单侧壳约 800 元)。
2. 改装潜力:原厂留足 “整容” 空间
支持加装风挡、尾箱、横杆等配件,海外版甚至可选装涡轮增压套件(国内未引进),小红书上爆改案例一大堆,改完秒变 “赛道小怪兽”。
三、骑行感受:舒适与运动的 “矛盾体”
1. 日常通勤:灵活似电动,震动像按摩
坐姿:770mm 座高,165cm 以上双脚轻松着地,收窄的坐垫前端设计对小个子友好,但腰部支撑不足,连续骑 2 小时易疲劳。
震动控制:怠速时手把轻微震动,40-80km/h 巡航时发动机像在 “哼歌”,噪音控制优于本田 PCX160,但高速风噪明显。
减震调校:前叉偏硬,水泥路骑行滤震一般,后双枪避震带气囊,载人时舒适性提升,但过坑洼路面仍需减速。
2. 山路压弯:弯道小王子,轮胎拖后腿
车架刚性强,弯道倾角大,配合半热熔胎,压弯稳定性极佳,但原厂胎湿地抓地力一般,雨天需谨慎。
四、遇到问题:进口光环下的 “小毛病”
1. 硬件短板
储物空间:座桶放不下全盔,前置储物格深度不足,买菜购物全靠挂钩和后装尾箱。
动力上限:155cc 排量摆在这,高速超车和爬坡时会有点吃力,追求推背感的兄弟慎入。
前减震:正立式结构支撑性强,但滤震效果一般,建议自行更换为倒置减震。
2. 软件槽点
价格争议:27800 元定价对比本田 PCX160(19990 元)和豪爵 UHR150(17680 元)毫无优势,适合 “雅马哈信仰粉”。
维护成本:保养费用高(每次约 300 元),原厂配件价格离谱,如后减震换一对要 1200 元,改装件也不便宜。
品控细节:部分用户反馈新车有 “祖传异响”,传动系统起步时偶尔有顿挫,磨合期后会有所改善。
3. 设计缺陷
车头灯:LED 大灯亮度够用,但铺路宽度不足,郊外夜骑需谨慎。
座桶空间:官方宣称可放全盔,但实际只能勉强塞进小盔体头盔,建议实测后再决定是否加装尾箱。
五、价格与性价比:信仰充值还是理性之选?
1. 价格区间
标准版:27800 元(标配双通道 ABS+TCS)。
高配版:30800 元(新增 TFT 仪表 + 胎压监测,国内未引进)。
优惠活动:2025 年 5 月部分地区有置换补贴,最高优惠 2000,老款清仓价约 2.3 万元,性价比瞬间提升。
2. 性价比分析
优势:雅马哈品控稳定,发动机 10 万公里无大修案例比比皆是;进口身份带来的品牌溢价和保值率(一年车龄约 2.4 万元),适合长期持有。
劣势:同价位国产车型配置更丰富(如赛科龙 RT1 标配 TFT 仪表 + 双通道 ABS+TCS),但品控和耐用性仍有差距,适合追求 “一步到位” 的用户。
推荐人群:追求运动操控的资深玩家、雅马哈忠实粉丝、预算充足的城市通勤族。
避坑指南:预算有限选本田 PCX160,追求极致性价比选豪爵 UHR150,喜欢长途摩旅选 150cc 以上大踏板。
它可能不是参数最亮眼的,但一定是最懂你 “偶尔撒野” 需求的运动踏板。
如果你愿意为进口品质和驾驶乐趣买单,它绝对不会让你失望;但如果你是极致性价比的追求者,不妨多看看国产竞品。
毕竟,摩托车的终极意义,不就是找到那个让你心跳加速的 “她” 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