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款本田NSS750自公布12.68万元售价以来,摩托车圈像是被投下一颗深水炸弹。社交平台上,一位刚提雅马哈TMAX560的车主晒出订单截图自嘲:"刚交完定金就看见本田报价,现在只想抱着头盔哭",评论区瞬间涌入三千多条回复,有人调侃"本田的刀法比摩托车还快",也有老骑士感慨"大排量踏板的价格体系怕是要重新洗牌"。
这款750cc双缸DCT踏板车确实打破了多个行业惯例。以往同级别进口车型定价普遍在15万以上,比如雅马哈TMAX560官方指导价13.98万,光阳AK550虽然售价11.98万但存在明显配置差异。本田这次直接将价格下拉到12万区间,相当于用豪华品牌中端产品的价格卖旗舰配置。某摩托车垂直网站统计显示,NSS750预售首周订单量突破800台,相当于某些竞品半年的销量。
静态体验时,车辆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收敛的凶猛"。钻石型钢管车架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冷光,2200mm的车身长度配合装甲灰涂装,像极了穿西装的格斗家。座桶空间可能是最受争议的细节——实测放入一顶XL码SHOEI全盔需要调整角度,剩余空间勉强塞进骑行手套。前面板的储物格深度仅8厘米,便利店买瓶550ml矿泉水得斜插着放,这个设计在论坛里被戏称为"本田式幽默"。
动力系统的表现完全对得起用户期待。那台745cc直列双缸发动机在运动模式下,从60km/h加速到120km/h仅需4.3秒,实测数据甚至比部分600cc仿赛车型更出色。特别要提的是DCT变速箱的进化,老款车型在低速时偶发的顿挫感彻底消失,北京早高峰在国贸桥蠕行半小时,右手完全没出现传统挡车那种频繁捏离合的疲惫感。不过236kg的整备质量确实存在感强烈,在地库斜坡调头时需要提前规划路线,新手建议先做两周哑铃弯举练习。
配置层面最惊喜的是油耗表现。工信部3.54L/百公里的数据原本被质疑是实验室特调,但多位车主实际测试显示,国道巡航油耗最低可达3.2L,即便在重庆山城路况下也能控制在4.5L以内。按当前油价计算,每公里油费不到3毛钱,这个数据甚至优于很多250cc踏板车。不过缺失的TCS牵引力控制系统始终让人耿耿于怀,雨天过白线时后轮轻微打滑的瞬间,会格外怀念雅马哈那套六轴IMU系统。
潜在消费者最关心的使用场景,NSS750给出了独特解决方案。座垫加热与电动风挡的组合让零度骑行成为可能,实测-5℃环境下开启三档加热,臀部温度能保持在28℃左右。而可调角度的腰靠设计,让身高190cm的骑士也能找到舒适坐姿。有意思的是,这款车在幼儿园家长群中意外走红,某车友群流传着"能装下两个儿童书包+滑板车"的都市传说,不过实测座桶容积22L的真实数据,可能更适合放置单反相机或无人机这类精致装备。
横向对比时,光阳AK550车主坦言最羡慕本田的保值率。某二手车平台数据显示,2019款NSS750三年车龄残值率仍达78%,而同级竞品普遍在65%左右。维修师傅特别提到,本田的散热系统设计让发动机在堵车时水温始终稳定在90℃以下,这点在夏季的广州街头显得尤为重要。不过想要加装尾箱的车主需要注意,原厂设计最大载重仅5kg,某车友强行安装铝合金尾箱导致后减震漏油的案例,成为圈子里的经典反面教材。
关于12.68万定价是否合理,不妨做个简单计算。进口摩托车综合税率约56.7%,按日本本土售价折算后,这个定价比常规平行进口渠道便宜近3万元。更不必说新增的弯道辅助照明和手机投屏导航功能,这些原本需要后期改装的配置现在直接出厂自带。有业内人士透露,本田此次定价策略实为布局中排量市场,后续可能推出500cc版本形成产品矩阵。
站在消费者角度,这款车最打动人的或许是"全能妥协"。它不像传统踏板彻底放弃操控,也不像运动街车牺牲舒适性,在便利与性能之间找到了微妙平衡点。有十年骑行经验的张先生说:"以前总觉得要买三台车分别应对通勤、摩旅、玩乐,现在发现NSS750能覆盖80%的使用场景。"当然,对追求极致轻巧的年轻群体,这个236kg的大家伙可能不如150cc小车灵活,但当你需要载着伴侣穿越秦岭山脉时,后座传来的腰部支撑感会证明一切选择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