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整体表现:出口与内销双轮驱动增长
2025年4月,中国摩托车行业延续了一季度的复苏势头,全行业呈现“出口高增、内销回暖”的双轨发展态势。根据天风证券发布的最新数据,当月二轮燃油摩托车总销量达158.2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9.6%,其中出口量114.1万辆,同比增幅达27.9%,内销市场也实现2.4%的同比增长,销量44.1万辆。这一数据背后,既有国际市场对中国高性价比产品的认可,也反映出国内消费信心的逐步恢复。
从细分市场来看,250cc以上中大排量车型表现尤为亮眼,4月总销量9.3万辆,同比增长28%,其中内销5.4万辆,增幅高达31.6%。这一数据印证了行业“玩乐化”趋势的深化——随着年轻消费群体崛起,摩托车正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向休闲娱乐载体转型。以春风动力为例,其250cc以上车型4月销量达2.2万辆,同比激增48.9%,内销占比超70%,450SR、700MT等车型持续霸榜仿赛、ADV等细分市场。
二、品牌竞争格局:头部企业分化加剧
1. 春风动力:中大排量市场绝对领跑者
春风动力在4月延续了其一季度的强势表现,二轮燃油摩托总销量2.9万辆,同比增长12.6%,其中250cc以上车型销量2.2万辆,占比超75%。值得注意的是,其电动摩托销量同比暴增1992%,达2.7万辆,显示出在新能源领域的快速突破。这种“燃油+电动”双轮驱动的策略,使其在政策红利释放期占据先机。
2. 隆鑫通用:出口龙头地位稳固
隆鑫4月二轮燃油摩托总销量14.5万辆,其中出口13.5万辆,占比超93%,同比增长11.6%,稳居行业出口榜首。在250cc以上车型领域,其出口量同比激增92.8%,显示出国际市场对国产中大排量车型的接受度显著提升。不过,内销市场同比下滑11.7%,反映出国内竞争环境的激烈。
3. 钱江摩托:内销承压下的结构调整
钱江摩托4月总销量3.5万辆,同比下滑12.2%,但250cc以上车型销量1.5万辆,同比微增2.7%,出口量更是激增48.8%。这表明其正通过“高端化+国际化”策略应对内销疲软,未来需在产品创新上加大投入以扭转颓势。
三、政策驱动与市场机遇:解禁潮重塑行业生态
2025年堪称摩托车行业的“政策大年”,多地解禁政策为市场注入强心剂。西宁、鄂尔多斯、盐城等城市取消全域禁摩,实施精细化管理;黑龙江、北京、云南等地明确摩托车高速通行权,同步调整限速标准。这些政策直接刺激了消费需求——4月国内250cc以上车型销量同比增长31.6%,部分解禁城市经销商反馈订单量环比增长超50%。
与此同时,公安部放宽摩托车驾照年龄限制至70岁,并推行“送考下乡”服务,进一步扩大消费群体。以云南为例,通过简化考试流程,4月新增摩托车驾照持有者同比增长40%,其中50岁以上人群占比达25%。这种“银发经济”与“年轻玩乐”的双重驱动,正在重构市场格局。
四、出口市场:新兴经济体成增长引擎
4月摩托车出口量达114.1万辆,同比增长27.9%,延续了近年来的高增长态势。从区域分布看,东南亚、南美等新兴市场贡献显著:隆鑫在阿根廷市场销量同比增长72.68%,春风450MT在意大利市场跻身销量前20名。值得注意的是,国产车型正从“低价走量”转向“技术输出”,例如无极Sfida SR16在意大利以2990欧元的定价,凭借高性价比与配置优势,成功跻身当地销量前十。
五、挑战与未来展望:价格战与技术创新并存
尽管市场整体向好,行业仍面临多重挑战。一方面,价格战愈演愈烈,本田、杜卡迪等品牌中排量车型最高降幅达37%,国产阵营如春风450SR通过“降价增配”抢占市场。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品质与服务的要求日益严苛,豪爵凭借品控优势稳居口碑榜首位,而部分品牌因售后服务问题引发用户投诉。
展望未来,政策红利释放与技术创新将成为核心驱动力。随着北京摩博会临近,凯越八缸休旅车、豪爵TR300改款等重磅车型即将亮相,预计将进一步刺激市场需求。行业分析师预测,2025年大排量摩托车销量有望突破80万辆,内销与出口的共振将推动行业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2025年4月的销售数据,既是行业复苏的缩影,也是政策、市场、技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对于从业者而言,需把握“高端化、国际化、智能化”趋势,在价格竞争中坚守品质底线;对于消费者,当前正是入手高性价比车型的窗口期。随着禁摩政策逐步松绑,摩托车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如何在变革中实现可持续增长,将是所有参与者共同面临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