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DREAMWING XL750 Transalp一台“野”得刚刚好的摩旅神器

更新于2025-06-15

2025款XL750 Transalp最大的变化是前脸设计,直接向大哥Africa Twin(非双)看齐。LED双透镜大灯搭配更犀利的线条,加上可调风挡和生物工程塑料材质,视觉上既有硬派拉力车的野性,又多了几分科技感。不过,相比KTM 790 Adventure那种“张牙舞爪”的设计,XL750还是显得克制,本田明显想讨好更多“偏公路”的玩家,而不是纯越野疯子。

国内版XL750的最大功率51kW(69马力),相比日本版(67kW)被砍了16kW,扭矩也从75N·m降到69N·m。实测下来,低转速区间(2000-6000转)的扭力输出足够线性,市区超车、非铺装脱困都能胜任,但转速超过6000转后动力明显疲软,少了国外版那种“嘶吼感”。

本田的调校逻辑很明确,牺牲高转爆发,强化低扭平顺性。对于80%的用户来说,这种设定反而更友好,毕竟没人天天拿ADV飙极速,但低速脱困和摩旅续航才是刚需。

XL750的Showa避震系统(前43mm倒立叉+后多连杆)被吐槽“不可调”,但实际体验中,这套悬挂在公路和非铺装路面的平衡做得不错。铺装路上车身稳定,过弯支撑性足够;轻度越野时,200mm前减震行程也能应付搓板路和炮弹坑,只要别玩“大飞大跳”。

车架设计是亮点,取消传统双摇篮结构,让发动机参与受力,既减重又提升了刚性。实际骑行中,208kg的车重操控灵活,甚至比某些国产500cc车型更轻盈。

四种骑行模式(运动、标准、雨天、碎石路)+可关闭的TC和ABS,算是中规中矩。5英寸TFT仪表支持手机互联,但缺少环境温度显示这种细节,略显遗憾。对比KTM 790 Adventure的“电控全家桶”,XL750确实不够激进,但对非专业玩家来说,这些配置反而降低了学习成本,简单、直观、够用。

XL750 Transalp的定位很清晰,70%公路+30%非铺装。它不适合硬核越野党,但绝对是摩旅爱好者的“省心伴侣”,油耗低(综合4.5L/100km)、做工扎实(日本熊本产)、续航300公里+,加上本田的耐用性口碑,完美契合“既要诗和远方,又不想天天修车”的用户。

如果你追求极致野性,看看KTM;但如果你想买一台“骑不坏”的万能工具车,XL750可能是中量级ADV里最稳妥的选择。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