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着机甲风颜值和150排量入手这车,本以为捡到宝,结果发现厂家把技能点全加在了外观上。塑料件脆得像薯片,仪表台螺丝孔附近莫名其妙开裂,502胶水成了随车必备神器。更绝的是冷却系统,一千公里山路直接给我表演"开水煮排气管",半路开锅的尴尬谁懂?
动力确实轻快,市区代步2.4L油耗也算省,但厂家怕是忘了装减震器。过个减速带都能触底,后轮ABS调校得像触电,捏刹车时手柄弹得手发麻。最魔幻的是自动启停,工作时全看心情,仪表触屏比老年机还迟钝,所谓智能配置基本就是个装饰品。
储物空间设计堪称行为艺术——脚踏能塞下行李箱,尾箱却连外卖箱都嫌挤。车头塑料壳裂了粘、粘了裂,后视镜视野小得仿佛在用望远镜看世界。低速骑行时后轮咔嚓响得像在踩碎玻璃,4500转发动机突然开启"重金属摇滚模式",厂家却说时速过60就正常,敢情这车得时刻保持飙车状态?
灯光暗得像个蜡烛,超车灯?不存在的。坐垫舒服但坐桶关不严,后脚踏打开还会硌腿。论坛里熄火、渗油、龙头偏的案例一抓一大把,我的车也没逃过后轮异响魔咒。要说优点嘛,等红灯时发动机的抖动按摩挺提神,反光镜震到模糊也算免费动态滤镜。
这车就像个叛逆期的少年——颜值能打但浑身是刺,动力暴躁却小病不断。如果你能忍受隔三差五跑售后,把它当个改装胚子或许还行。但真要日常通勤?建议先备好胶水、冷却液和一颗强大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