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6 月,新大洲本田 NS150LA 以 14980 元的起售价杀入复古踏板市场,搭载本田全球首发的 SH-EP 水冷四气门引擎,配齐双通道 ABS+TCS 牵引力控制系统,预售开启一小时订单突破 2 万台。这款车型不仅打破了合资品牌在 150cc 市场的定价桎梏,更以满血配置重新定义了复古踏板的智能标准。
从 PCX160 到 SH-EP 的技术迁移
"这可能是本田在中国最激进的动力下放"
NS150LA 搭载的 SH-EP 发动机,基于 PCX160 的 eSP + 平台改造而来。通过将缸径缩小至 53.5mm(PCX160 为 60mm),在保持 149.7cc 精准排量的同时,实现了 11.4kW 的最大功率,比前代 NS125LA 提升 37%。发动机采用汽车级液压涨紧器设计,配合低摩擦传动技术,将怠速震动抑制在 0.08mm/s 以内 —— 这个数据甚至优于部分 250cc 踏板。
在实际道路测试中,SH-EP 发动机展现了典型的本田式动力曲线:4000rpm 即爆发 90% 扭矩,城市超车时无需拉高转速。ACG 静音启动系统让点火过程几不可闻,配合 I-Stop 怠速启停,实测百公里油耗较 NS125LA 降低 0.3L,配合 8.2L 油箱可轻松实现 350km + 续航。
通勤场景的精准适配
"比手机支架更重要的是什么?或许是原厂投屏导航"
NS150LA 的 5 英寸 TFT 仪表内置本田第三代车机系统,支持无线 CarPlay 和胎压监测同屏显示。在早高峰的上海内环测试中,这套系统展现了极强的实用性:路口前 500 米自动弹出车道指引,蓝牙耳机与车机双通道连接确保导航提示不中断。而 740mm 座高配合 18° 前伸脚踏设计,让身高 160cm 的骑手也能全脚掌着地。
安全配置上,前 240mm 浪花碟 + 双活塞卡钳的组合,在 30-0km/h 紧急制动测试中交出 1.9 米成绩。值得关注的是其 TCS 系统的工作逻辑:在洒水模拟的湿滑路面,系统并非简单限制动力输出,而是通过每秒 100 次的车速 / 轮速比对,实现扭矩线性控制 —— 这种设定在出地库斜坡时尤其受用。
价格锚点之下的暗战
"比姜戈少一升油耗,比维斯帕多一套 TCS"
当 NS150LA 青春版定价下探至 14980 元(正式售价比预售降 1000 元),其直接竞品的压力倍增。对比同价位的标致姜戈 150,NS150LA 在功率(11.4kW vs 9.3kW)、油箱容量(8.2L vs 8.5L)、整备质量(137kg vs 135kg)等核心指标上形成错位竞争。而对比价格更高的 Vespa Primavera 150,其标配的 TCS 牵引力控制系统和胎压监测更显诚意。
在改装潜力维度,Pro 版原厂配置已涵盖行车记录仪、前货架和 36L 尾箱,相比后期改装节省至少 2000 元成本。这种 "出厂即毕业" 的策略,精准打击了国产竞品依赖后市场的盈利模式。
左手情怀,右手精明的选择
"NS125LA 车主正在排队置换"
市场调研显示,NS150LA 的预定用户中,35% 为 NS125LA 老车主。吸引他们升级的不仅是动力提升,更是配置层面的代际跨越:从机械钥匙到 Smart Key 系统,从单通道 ABS 到双通道 ABS+TCS,从 LCD 仪表到支持 OTA 升级的 TFT 互联屏。在杭州某本田门店,甚至有车主直言:"多等半年就为这个行车记录仪接口。"
女性用户占比达到 28%,创下新大洲本田踏板车型新高。这得益于座高优化和整车重心后移设计 —— 在 8 字绕桩测试中,NS150LA 的倾倒速度比 NS125LA 快 0.3 秒,但无需刻意调整重心即可完成压弯。
新大洲本田 NS150LA 的定价策略,实则是合资品牌对国产内卷的精准反制。当 1.5 万元级市场出现双通道 ABS+TCS + 水冷四气门的本田车型,其引发的不仅是产品力地震,更是价格体系的重构。正如某竞品品牌工程师所言:"他们用 NS150LA 画了条新基准线 —— 在这条线之下,配置做减法;在这条线之上,必须拿出真技术。"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款车的出现终于让 "既要本田标,又要高配置" 不再是无解命题。在通勤与格调之间,在情怀与性价比之间,NS150LA 给出了 2025 年最具说服力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