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摩托“半年战报”丨谁在风口,谁在拼杀?

更新于8天前

引言:

当2025年的风火轮转到7月,整个摩托车圈就像被点燃的引擎,轰轰作响,一路狂飙!半年过去,这短短的几个月,摩托行业就像开了挂,新品狂潮、技术爆炸、市场拼杀,每一幕都像是大片里的高能片段。有人在风口上飞驰,有人在赛道上拼杀,谁又能在这一场速度与激情的对决中脱颖而出?让我们一起翻开这份2025摩托“半年战报”,看看这场摩托圈的“大逃杀”里,谁是真正的主角!

01  巡航车市场:风起云涌,谁主沉浮?

2025年上半年,巡航车市场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瞬间燃爆了整个摩托圈!各大车企像是被点燃了斗志,纷纷亮出“大招”,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然打响。

新势力车企的加入,更是让巡航车市场的竞争火药味十足。奔达在2月的海南发布会上,高调推出了金吉拉350CVT,这款车型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出色的操控性能,瞬间吸引了无数摩友的目光。

而香帅的YES418也不甘示弱,早在年后就开始造势,其复古的外观设计和强大的动力表现,也让不少消费者对其充满期待。

最让人意外的是大阳摩托,这家一直以踏板车为主的车企,今年首次涉足巡航领域,推出的首款V型双缸巡航车型TCV450,凭借其独特的发动机设计和出色的性能表现,一出道就成为市场上的“黑马”。

我们熟悉的轻骑大韩,在正式更名为HYOSUNG晓星后,也推出了首款V缸350车型GV359X。此外,赛科龙、QJMOTOR等老牌车企也自不必提,今年也有巡航新品陆续上市。

巡航车市场的持续火热,不仅是企业对市场变化的积极应对,更是对未来市场趋势的精准预判。随着消费者对骑行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巡航车的舒适性、稳定性和科技感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素。今年上半年,众多车企在巡航车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不仅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市场反馈来看,各款新品的订单量都非常可观,这充分说明巡航车市场正在迎来一个新的风口。

2025年上半年的巡航车市场,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各大车企在技术和设计上的突破,让这场竞争充满了悬念和看点。无论是老牌劲旅的“新招式”,还是新势力的“突围战”,亦或是技术和设计的“双突破”,都让我们看到了巡航车市场的无限可能。而这场竞争的最终结果,不仅将决定各大车企在巡航车领域的市场地位,更将引领整个摩托车行业的发展方向。

02  150踏板的“小排量,大战场”

2025年上半年,150踏板市场彻底“炸”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小排量的战场里,各大品牌打得热火朝天,每一个动作都像是在给对手下战书,谁都不想在这场“速度与激情”的较量中掉队。

五羊-本田NWG150和新大洲本田NS150GX的上市,标志着两家本田正式在国内的踏板产品线正式进入150mL市场。

同时两家踏板新品的上市,也意味着两家合资本田在国内已经拥有了成熟的150mL动力平台。据了解两家都是基于本田PCX160的动力平台优化而来,而且各自有不同的技术路线。而且两家新车官宣后接受的订单量也相当喜人。

基于成熟动力平台,两家本田都拥有了依据市场需求,孵化更多150mL踏板车型的基本条件,未来肯定还有更多新品将会陆续上市。

在新大洲本田的海南发布会上,就已经正式官宣,基于该平台将有多款150mL踏板车型将接连上市,除首批官宣的NS150GX已经陆续交付外,备受关注的复古踏板NS150LA也于近期正式发布售价。

老大哥豪爵在元宵节也正式发布了新车UFR150的上市,熟悉豪爵的车友应该都知道,谨慎如豪爵这样的品牌,在持续更迭UHR150版本的同时,还在加码150龙骨踏板,可见在豪爵看来市场潜力肯定很大的。

此外,为了更好应对市场竞争,不久前豪爵还官宣了UHR150的产品升级,以及UHR150和UFR150的优惠信息,由此也不难看出豪爵对于巩固150mL市场的决心。

光阳上半年也以“懂生活,选平踏”的宣传口号,在龙骨踏板扎堆的2025新品堆中,用150平踏Racing H150敲开了属于自己的平踏蓝海。

比较有趣的是,今年是标致DJANGO在登录中国市场的第11个年头,标致摩托也已十年迭代为由头,正式推出了第四代的DJANGO。在配置全面升级的情况下,价格更加贴合国内高端150踏板的定位,来到了15800元至17800元这个档位,开启了今年正式进军150mL复古市场的日系踏板的正面较量。

2025年上半年的150踏板市场,就是一场“小排量大战场”的较量。本田双雄的“双剑合璧”,豪爵的“老大哥”策略,标致的“高冷范儿”,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招数。这场战斗还没结束,谁能在150踏板市场称霸,还得看谁的招数更厉害,谁的技术更硬核,谁的产品更能打动消费者的心。

03  小排通勤踏板“内卷”加速,谁能笑到最后?

如果说踏板车型是目前国内摩托车市场的顶梁柱,那么小排量通勤踏板,则是踏板市场的王中王,所以在众多摩企眼中,这就是绝对不能松口的兵家必争之地。

在过去的较长一段时间里,以铃木UY125为代表的“样板”车型,是国内小排通勤踏板的绝对主流,相差并不多的产品颜值、125为主流的产品排量,万元级的产品价位,以及相对来说并不丰富的产品配置,这就是一直以来国内小排量通勤踏板的刻板印象。

但从今年各家企业的陆续上市的新品不难发现,这一刻板印象已经被打破。

国内一线摩企钱江今年将带ABS的150通勤平踏新品TAN150+的到手价格卷到了8980元,其基础版本甚至不到8000元。

光阳年后主打推出的国民神车KS125起始价也不到9000元,带ABS+TCS和品牌尾箱的顶配版,也就停留在万元级的门槛。

新大洲本田这样的合资品牌,刚刚发布上市的通勤踏板新品,带ABS和尾箱保险杠,价格也没过万。

甚至豪爵通勤平踏的绝对主力,AFR也通过版本更新和价格调整的方式,来到了8980元起的价格带,而且带ABS的版本也没过万,即便全配最新款的AFR125X,也就刚刚万元出头。

6月,春风也携复古踏板150 AURA,以及150SC-F平踏与150SC龙骨运动踏板,宣告正式进军150踏板市场。春风入局显然将加剧150mL踏板车市场的竞争态势,促使其它品牌加快产品升级与创新步伐,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与产品迭代;对春风而言,通过成功进军踏板车市场,春风摩托将进一步拓展品牌边界,丰富产品矩阵,提升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与用户吸引力。

在头部企业的带动下,小排量通勤踏板的市场竞争将持续加剧,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相当利好的一个消息,但对于行业来说,企业内卷的方向仍需进行有效引导,从行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卷技术、卷配置、卷产品,永远是好过单纯卷价格的。

当然,这场竞争的结果,不仅将决定各大车企在中小排量踏板车市场的地位,更将决定整个摩托车行业的发展方向。

04  技术迭代开始加速

在今年上半年,国内摩托车行业在整体技术层面的普及、发展,仿佛被按下了“加速键”,一系列前沿技术的落地与普及,让摩托车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科技与性能的完美融合。这场技术普适性革命,不仅正在悄然改变消费者的骑行体验,更推动着整个行业的升级与发展。

在过去,仅适配于中高端摩托品类的半热熔胎、ABS、TCS以及智能车机等高端配置,现在已经下放到了普通消费者习以为常的小排量通勤踏板市场,甚至一线品牌带上述顶级配置的车型,价格也来到了非常亲民的万元级别。

以五羊-本田为代表的摩托企业,与大疆联名合作,让摩托车能够更好的支持直排摄像头、无人机控制,无疑正是面前年轻用户群体,以及摩托车未来适用场景的玩乐性探索。

不仅如此,在上半年巡航车的集中爆发里,很多企业都选择了CVT自动挡操控,作为替代传统换挡模式的替代,以更好的突出巡航车的舒适性,这无疑是对于传统巡航的发展方向的一种有力探索。

但宗申与QJMOTOR显然走得更远,这两家企业将AMT离合器引入巡航车型,真正实现了巡航车型手动挡/自动挡可调的全新操控方式,这也是多年来国内摩托车在民用产品领域,除传统换挡模式、弯梁车半离合,以及踏板车CVT自动挡外的全新突破。

此外,宗申还将踏板车型的技术竞争力,提升到了新的维度。在ABS、TCS等配置普及的当下,将车载毫米波雷达引入旗舰踏板RT3智慧版的大胆让尝试,也为摩托车的安全驾驶再加码。

在全球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摩托车行业也在积极探索绿色动力解决方案。2025年上半年,电动摩托车与混合动力摩托车的研发与推广成为行业热点,而大阳摩托引以为傲的Vi-Core 混动技术,在不久前也官宣迭代到了5.0版本。

而刚刚官宣进入踏板车市场的春风摩托,其底气很大程度上也是来自于产品技术的突破,因为春风自研的150踏板动力平台,也是目前首款搭载平衡轴的150mL踏板动力平台,在产品输出的舒适性方面具备相当强的领先性。

2025年上半年,摩托车行业的“井喷式”技术创新,已经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未来,相信这场技术革新将继续深入,为消费者、企业以及整个社会带来更多的惊喜与变革。

05  北京展:中国摩托的“高光时刻”!

当然,要对今年上半年的摩托车行业进行总结,自然是绕不开4月份的北京摩展。

尽管展会因极端大风天气短暂中断,但重启后迎来单日2万人次的观展高峰,展现了摩托车行业的坚韧与活力。展会的成功不仅凸显了中国市场的强大吸引力,也标志着国产品牌迈向国际舞台的新里程碑。

本届展会以“普及安全文明骑行意识,推动摩托车文化有序发展”为主题,吸引了全球150家企业、近200家品牌参展。

钱江摩托全球首发12款新车,赛800RS凭借WSBK赛事技术成为焦点;奔达的V缸电子离合器技术彰显国产品牌实力;新锐品牌私奔摩托携多款概念车和量产车亮相。

国际品牌也积极参展,本田发布电动概念车,宝马四款新车上市,雅马哈推出6款新车,川崎Z900系列全新上市,比亚乔集团携旗下品牌演绎意式美学,英伦品牌RA和NLP也带来多款新品。

在本届展会的行业高峰论坛上,对行业形势进行了精准剖析,2025年1-2月,中国摩托车整车出口量达265.75万辆,同比增长32.95%,出口额突破16.71亿美元。

尽管面临美国加征关税等贸易壁垒,清华大学李稻葵教授认为这是行业发展的机遇,建议扩大内需、取消摩托车强制报废政策、放开禁限摩政策等,以推动行业发展。

展会还通过特色展区和互动活动,深度呈现摩托车文化。机车艺术定制空间和典藏机车年鉴展区成为亮点,20台定制机车与30台老爷车同台陈列,诉说着工业美学的传奇。安全文明骑行理念也得到广泛推广。

中国摩托车商会联合品牌举办安全驾驶培训,覆盖超5000名摩友,中华志愿者协会的“安驾小课堂”也强化了文明骑行的共识。

北京摩展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全球摩托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未来,中国摩托车行业将在全球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迎来更多的“高光时刻”。

06  国家层面宣传摩托解禁!

2025年上半年,摩托车解禁的浪潮在全国范围内悄然兴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国家层面的政策松绑到地方政府的积极行动,摩托车解禁不仅是交通政策的调整,更是社会治理理念的深刻变革。

不久前,国家官媒接连发声,从5月27日半月谈刊发的文章《从 “禁摩”“限摩” 到 “解禁” “两轮博弈”:公路社会学之变》,到6月9日,新闻联播推送的《驶向世界!重庆摩托有何 “摩登密码”?》,再到6 月11日,央视网微信客户端又单独推送了一篇名为《多城解除 “禁摩令”,新考题来了》,以及后续一系列的相关报道,显然都在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禁摩政策开始松动,全国范围内的解禁浪潮悄然兴起。

地方政府在摩托车解禁方面也表现出积极态度。西宁、信阳、大连、西安等地相继解除或放宽禁摩政策,成为摩托车解禁的先行者。这些城市的政策调整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在多种因素共同推动下实现的。

禁摩令的解除并非一蹴而就,它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考量。一方面,技术进步为解禁奠定了基础,摩托车在环保与安全性能上的提升,使其不再是城市交通的“眼中钉”。另一方面,市场对两轮出行的巨大需求长期存在,特别是在城市交通拥堵、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的当下,摩托车的灵活性与经济性优势凸显,能够有效满足城市通勤、外卖配送等多样化的出行场景需求。

这一过程不仅是交通政策的调整,更是对多元化出行方式的尊重与接纳,是技术进步、市场驱动、民生需求与治理升级共同作用的结果。

指向了一个共同的趋势——摩托车行业正在迎来政策利好和社会认知的转变。

未来,摩托车解禁将是大势所趋。随着城市更新节奏加快、电动化技术突破、交通理念变化以及公共诉求增强,摩托车将以更安全、更绿色、更智能的方式,成为城市交通生态的重要一环。这场变革不仅将推动摩托车行业的复兴,更将为城市交通管理和社会治理带来新的思路和模式。

摩信网点评:

2025年上半年,中国摩托车行业在市场竞争、技术创新、行业展会和政策环境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各细分市场都有新品推出,企业不断拓展和深化产品布局。技术创新不断涌现,技术普及和下放使更多消费者受益,企业技术突破推动行业发展。北京摩展等行业活动展示了行业的活力和文化,促进了交流与合作。政策层面的摩托解禁趋势,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空间。

展望未来,中国摩托车行业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市场竞争将进一步推动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技术创新将继续引领行业升级和产品多元化。

随着政策环境的改善和社会认知的转变,摩托车的市场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同时,企业也需要关注市场变化,把握政策机遇,加强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推动中国摩托车行业迈向更高水平。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