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说下背景,我之前骑平踏,但偶尔周末到处溜达溜达,时间久了就发现平踏车架有点软,尤其过非铺装时,感觉前后轮完全乱跑,于是下决心换龙骨踏板,对150龙骨踏板一通研究、试驾、体验,现将对比过程作一分享,给和我有共同纠结的小伙伴。
之前是AFR,好车,但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
选150龙骨踏板,作为一大老爷们肯定要排除那些偏柔美设计的,说白了就是要实用、抗造、骑着带点硬朗劲儿。这几款车我都找机会试了、骑了,也跟骑过几年的老炮儿聊过,谈不上专业测评,没有数据对比,都是实打实的感受,说道说道。
先说说豪爵UHR150,这台车在老骑手圈里几乎是“闭眼入”的存在。不是说它参数多炸,14.4马力的动力,起步不算猛,但拧油门时那种“线性”特别舒服——市区跟车时,想快一点就多给点油,想慢下来松点劲儿,车就像有默契似的,不会窜也不会顿。我试过连续骑2小时城郊路,坐垫软硬刚好,腰不酸;过减速带时,三段可调的减震能把大部分颠簸吃掉,不像有些车颠得人屁股发麻。
最让人省心的是它的品控。有个骑了3年的老哥说,除了换机油、轮胎,从没进过维修店,连灯泡都没坏过。售后网点是真密,老家县城的路边修摩托的铺子,都能找到豪爵的配件,保养一次才百八十块,对咱们普通人来说,“不添麻烦”比啥都强。1.4万出头的价格,送油卡和保养,性价比是真顶。
豪爵UFR150算是UHR的“升级版”,价格贵了3000多,但配置肉眼可见地往上堆。气囊减震是真舒服,过坑洼路时像坐沙发,比UHR滤震更柔和;TCS牵引力控制在雨天试了下,急加速时后轮不打滑,心里踏实。不过说实话,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些配置有点“过剩”——日常通勤用不上这么强的减震,TCS在干燥路面几乎用不上。适合那种追求“一步到位”的人,骑起来质感确实高级,但性价比得自己掂量。
三阳巡弋150GT是另一种性格。四气门发动机,低扭调得特别活,起步时给点油就往前窜,红绿灯起步经常能甩开旁边的车。12L大油箱是真能跑,周末从市区跑到周边县城,不用老想着找加油站。但它有个小毛病,低速时(比如堵车挪车)震动比豪爵明显,脚底板能感觉到轻微发麻,跑起来后就好了。
售后网点不如豪爵多,我老家三线城市只有一家三阳授权店,保养得特意跑过去,不过师傅手艺还行,换机油、调链条挺麻利。现在降价2000后,1.5万的价格,兼顾动力和续航,适合喜欢偶尔跑个小长途的人。
三阳哈士奇150是个“异类”,跨界ADV风格,轮胎粗、离地间隙高,看着就硬朗。上周去郊外玩,走了段碎石路,别的踏板小心翼翼,它直接碾过去,减震砰砰两声就过去了,一点不拖泥带水。15.2L的油箱是真夸张,我朋友骑它跑过一次跨省短途,400多公里才加了一次油。
但它坐姿有点“战斗”,手把偏低,连续骑3小时以上,胳膊会有点酸。而且市区钻车缝时,车身比普通踏板宽一点,得小心点。适合那些不满足于城市通勤,总想去野地撒欢的人,1.6万的价格,买个“能跑烂路的踏板”挺值。
新本NS150GX和五本NWG150,算是本田系的“双胞胎”,但性格不太一样。NS150GX的TFT仪表带导航投屏,骑陌生路时不用掏手机,这点对年轻人挺友好。动力调校偏“冲”,60km/h以内给油就有劲儿,市区超车很灵活,但超过80km/h后,震动会比豪爵明显点。有个骑了半年的朋友说,车机偶尔会卡顿,得重启才行,小毛病不算多但有点膈应。
五本NWG150就稳多了,油耗是真低——有摩友说每天通勤50公里,算下来一箱油能跑七八天,加92号油,一个月油钱才百来块。它的中后段加速更持久,跑城郊快速路时,80km/h巡航很稳,震动控制得比NS150GX好。不过储物空间一般,座桶放个半盔还行,全盔得挂外面。
售后方面,本田系网点比三阳多,但不如豪爵密。我家小区门口有五本的店,保养随到随做,但换个冷门配件(比如车把套)得等3天;豪爵的店连老款车型的配件都有现货,这点确实强。
建议:如果你图省心、耐用,市区代步为主,豪爵UHR150闭眼入,骑3年大概率还跟新的一样;喜欢跑长途、偶尔撒野,三阳巡弋150GT的大油箱和TCS够用,哈士奇150的通过性更适合野路;年轻人想玩点科技配置,新本NS150GX的投屏功能挺香;过日子精打细算,五本NWG150的油耗能省不少钱。
郑重提醒:选车好比选媳妇,适合自己的才最重要,最好还是去店里试骑,必要时租车深度体验,重点感受两点:一是座高,双脚能不能踏实落地(尤其小个子);二是减震,过减速带时屁股的感受最真实;三是整车的跟手性,就像鞋子。车是骑出来的,数据再好看,不如自己骑着舒服来得实在。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