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已经对光阳Racing H150平踏版(以下简称:Racing H150平踏版)的静态魅力进行了细致的解读。正如网上那句妙语所言:“哪有什么意难平,你骑光阳你也行”——这简洁有力的总结,精准道出了Racing H150平踏版在设计与配置上带来的满足与安心。
然而,一辆踏板车的核心价值,终究要在动态驾驶之中,看它能否真正从容应付生活的万千场景。 无论是通勤代步的琐碎,还是周末小跑的惬意,Racing H150平踏版的动态表现是否真能担当起这份“全能座驾”的期待?
看完本篇的深度动态测评,相信你对它会有更立体的认识,甚至——不一样的看法。
动力表现
Racing H150平踏版虽还是以龙骨版的149cc 4Vfi正水冷四气门发动机硬件为基础,但通过ECU程序与传动比的针对性优化,实现了动力曲线的深度重构。其最大功率调整为11kW/8000rpm(龙骨版11.2kW/8500rpm),最大扭矩则提升至13.5N·m/6000rpm(龙骨版13.2N·m/7500rpm),单从数据来看,平踏板峰值扭矩爆发点较龙骨版大幅提前1500rpm,这一举措显著强化了低转速区间的响应能力。
不难看出,光阳的这一策略直击城市通勤的核心需求——以牺牲极速潜力为代价,换取更贴合日常场景的中低速动力输出效率,使车辆在频繁启停的拥堵路况中占据先天优势。
实际骑行中,起步转速仅需2500rpm,轻拧油门转速瞬间便可跃升至5000-6000rpm,前段加速更加迅猛直接,红绿灯起步或拥堵路段跟车时优势明显;在中后段加速中,车辆动力输出线性,7000-8000rpm便进入高效巡航区间,动力无衰减且伴随清亮哨声,60-80km/h城市高架路巡航稳定从容——在高转速高时速的情况下,只有平踏中心部位会出现小幅度的震动,车辆靠外侧的脚踏、斜脚踏,以及车把、座垫都没有强烈的震感。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测试中气温已经超过了40摄氏度,但其正置水冷散热设计(前置水箱)能够有效提升30%散热效率,连续骑行无热衰担忧。根据我们几次实测,Racing H150平踏版0-60km/h的加速时间都在7秒左右(含6kg尾箱及坡道影响),如果没有这些影响成绩应该还能有所提升。
骑行三角
RacingH150平踏版的车身尺寸为1957mm×770mm×1175mm(长×宽×高),座高为780mm,轴距是1374mm,整备质量143kg,对于一辆150cc级别的踏板车来说,这样的数据还是能够拿到不错的分数。车辆静态时,身高173cm的车手能够全脚掌着地,并且膝盖还有一定的弯曲。
实际骑行中,腿部空间的表现尤为出色,宽大的平踏设计赋予了双脚极高的活动自由,膝盖前方留有充足的距离,让骑手可以轻松变换腿部姿势以缓解疲劳。配合宽厚柔软、具有良好下陷承托感的座垫,以及面积可观的斜脚踏设计,共同营造出一个惬意舒展的骑行三角。再加上相对轻盈的车身重量,极大地降低了操控难度,不仅日常骑行轻松舒适,也使其对包括女性骑士在内的更广泛用户群体都显得友好易驾驭。
驾乘体验
在操控上,Racing H150平踏版实现了刚性与安全性的精准平衡。由于该车搭载了双下骨背式车架,所以车辆稳定性极高。这种设计让车辆在高速变向、大倾角过弯或载重骑行时,车身形变更小,整体性更强,即使激烈驾驶也能从容应对。另一方面,前双减震和5段可调双摇曳后减震的组合,让RacingH150平踏版在弯道中也展现出了不错的稳定性,过弯时前后轮随动精准,即使高速紧急变线或连续S弯,车身响应十分迅速且轨迹稳定,能够赋予骑手十足的信心。
在制动上,Racing H150平踏版采用了前二后二的卡钳组合,看似是减配了(龙骨版采用前三后二的卡钳),但要知道前二后二的卡钳组合本就是市场上常规主流的配置;我们本次测试的60—0km/h的制动,RacingH150平踏版的几次成绩都和目前市面上主流的车型相同,甚至有刹入过20m的表现,ABS的介入也是恰到好处,刹车手感柔软线性,没有严重的弹手感。
结语
七月盛夏,火红的太阳为车身铭牌、贴花等部位镀上了一层金边。或许真正的超越,从不在极速表盘的数字游戏中,而在每一公里对生活的深情注解。
光阳以超越自我的诚意,用数十余年对踏板的专注,将“运动基因”驯化为通勤代步的优雅底气。“不必追逐远方,它已在日常中为你拓印星辰”。某种程度上来讲,这句话正是Racing H150平踏版对“品质之选”最温柔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