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thor650 优点:极致性价比
3万内最大排量:650cc V型双缸,链条版仅25,980元,皮带版28,980元,对比同级排量更大。
越级配置:全铝合金车架(轻量化+高刚性)、皮带传动(高配)、双通道ABS+TCS、19L油箱(续航400km+)。
2. 纯正美式风格
公升级气场:2330mm超长车身+200mm宽胎+镀铬排气,复刻印第安侦察兵造型。
快速变形设计:分体坐垫30秒拆卸,自由切换双座巡航/单座Bobber模式。
缺点:1.重量与震动:整备质量超250kg,挪车费力;5000转后手部震动明显。
2. 设计缺陷:
车头造型呆板,后座过硬(长途不适);
甩泥严重(需自改短尾或导流板)。
3. 低转调校问题:怠速易熄火,低速油离配合需适应。
4. 漆水薄弱:易出现划痕,细节工艺待提升。 这款车一定是180+人群的福音
qQJMOTOR 闪600 优点: 1.配置无敌 意大利Marzocchi倒置可调前减震、前300mm双碟+径向四活塞卡钳、双通道ABS+TCS牵引力控制、3.6英寸TFT投屏仪表(支持导航)。
2. 声浪与动力表现
四缸声浪浑厚:启动低频轰鸣碾压双缸车,保养后声浪更沉稳。
加速迅猛:零百加速4.4秒,低转响应快(拧油门即走),极速178km/h。
3. 操控灵活性
轻量化调校:整备质量219kg,但低速挪车、转弯调头灵活,骑行质感接近街车。
低座高友好:720mm座高,身高170cm以上可轻松驾驭。
缺点:1.操控问题
挪车设计缺陷:车尾无着力点,挪车费力。
2. 舒适性与细节问题
坐垫硬+烤腿:原厂坐垫长途骑行屁股疼;四缸发动机热量大,夏季骑行烤腿明显。
装配工艺粗糙:尾灯易震碎、后视镜松动掉落、刹车皮掉渣、密封胶不均匀等小毛病多。
3. 电子系统短板
投屏功能鸡肋:手机锁屏即断导航,需反复操作。
ABS介入过早:保守调校未发挥轮胎抓地极限,影响制动体验。
4. 油耗与续航
激进驾驶油耗高:市区拥堵路况达6.5L/100km,综合油耗约5L/100km;16L油箱续航仅300km左右。 适合对于声浪比较在意又预算不多的人群。
无极cu625 优点::1.散热黑科技领先
三重散热系统(侧流风控+集成冷却+侧气帘),怠速时腿部温度降低25℃,缸头温度比同级低12-15℃,彻底解决巡航车“烤腿”痛点。
2. 动力平顺震动小
578cc V型双缸+双平衡轴设计,低转扭矩充沛(61N·m@5500rpm),震动抑制优异,配合皮带传动,骑行静谧顺滑。
3. 操控轻盈易上手
210kg整备质量+低重心调校,实际操控灵活;710mm超低座高,160cm身高可双脚着地,挪车压力小。
4. 安全配置越级
标配西户四活塞前卡钳+双通道ABS+可关闭TCS,制动线性且湿滑路面容错率高,新手友好。
缺点:1.舒适性短板
座垫偏硬,长途骑行易疲劳;后座面积小,载人舒适度低。
2. 减震调校偏软
后减震在连续坑洼路面支撑性不足,激烈驾驶时车身稳定性下降。
3.人机工学缺陷
平直手把不可调节,长时间握持手部易酸胀;后视镜视野范围较小。
4. 细节工艺粗糙
部分车友反馈装配缝隙不均、局部焊点毛刺,漆面抗划痕能力一般。
5. 功能实用性争议
圆形TFT仪表功能基础,导航投屏需手机常亮;原厂后挡泥板短,雨天甩泥明显。 通勤兼顾短途摩旅的实用派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