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摩托车界一则消息引起了不少关注,豪爵突然发布了降价信息,多款车型价格纷纷下调。
先看UHR系列,其扶手版本从14980元降了1600元,如今只需13380元;新版本的UHR,也就是气瓶减震加尾箱那个版本,原价15880元,同样降1600元,降到了14280元。UFR150的扶手版本从17880元降了2600元,变为15280元,护杠加边箱的版本则从18580元降到了15980元。还有ADX125护杠加边箱的版本从12980元降1600元,变成了11380元。在这些降价车型中,UHR150的降幅着实不小。
与此同时,豪爵还在B站开设了账号,自7月16号第一次发视频,到目前有9条是关于优惠降价信息的。不过其宣传视频倒也没有那种特别夸张的风格,可即便如此,还是能让人明显感觉到它似乎有些着急了。一个劲儿地发踏板车信息,还猛发降价消息,仿佛在急切地向消费者呼喊:我都降价了,你们咋还不赶紧来买车呢?
然而,看看其评论区的情况,却有些耐人寻味。当大家询问车的情况时,它的回应给人一种颇为敷衍的感觉,就说车没啥问题,就那样子。这不禁让人疑惑,它来到B站,到底是想维持怎样的一种人设呢?还是压根就不太在意这些骑摩托车的人的真实诉求?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说,我都已经降价了,你们别再挑三拣四了,难道我的车配置不行吗?还摆出一副不需要大排量,250就够了的姿态,似乎在暗示消费者那点钱能买我几辆车似的,这种态度确实容易让人觉得不太舒服,怪不得有人会说豪爵整个状态像个老头儿,在B站发视频那模样,真就跟个固执己见的老头儿一样,总觉得消费者啥都不懂,只要听它的去买车就行。
再把目光投向市场的消费群体。老家那些四五十岁的舅舅、伯伯们,对于摩托车的选择有着颇为一致的看法。他们觉得挡车没啥用,买车就买踏板,而买踏板的话就倾向于选择合资的。问及原因,他们会说挡车费脚、费鞋,没有储物空间,还不能混在非机动车道。选择合资或进口的是因为觉得质量有保障,进口车太贵,按照13年的政策,买太贵的没必要,要是买国产车就选豪爵就行。不过他们也指出豪爵没那么好看,做得也没那么精致,但他们对此并不在乎,甚至觉得不好看反倒更好,不引人注意。而年龄相对年轻的人虽然看好国产摩托车发展方向,但觉得现在车排量太大,油耗太高,国产车在这方面做得不太好,认为500排量就够了,再往上没必要。
豪爵多年来一直抓住的就是上述这些人的市场,可如今时代变了,市场变得更加“卷”了。合资和进口品牌察觉到销售额下降,大家对他们的车关注度降低后,便开始用价格、配置、质量来应对国产市场的竞争。豪爵也意识到了问题,于是在7月份扭扭捏捏地开始降价,试图恢复一些销量。但这一举措的弊端也很明显,很多潜在用户看到降价后,并不会立刻出手,而是选择继续观望,心里想着豪爵说不定还要降呢,要等一个最合适的时候再去买车。而这个等待的时间,很可能都没法用周、月来简单估计,没准得按年算。
豪爵原本走得还算平稳,可如今在玩乐车市场的布局上,却显得有些滞后。它似乎还想把农机通路车那套理念往玩乐属性市场上硬塞,觉得稳定才是首选,性能、配置啥的都不重要。但对于追求玩乐体验的消费者来说,这显然是不买账的,而且不买账的人好像越来越多了。
真心希望豪爵能早日明白玩乐车市场到底期望它做出什么样的产品,别再在B站发视频给大家科普那种不支持调节的气囊减震有多好了,因为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那真的没啥用。毕竟,摩托车市场的发展,既需要品牌的与时俱进,也需要消费者能早日选到心仪的爱车,在道路上尽情驰骋,享受骑行的乐趣。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摩托车市场,豪爵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从降价的短期策略转向产品优化、满足市场需求的长期发展之路,将是它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真正了解消费者的心声,打造出符合玩乐车市场需求的产品,豪爵才能在市场的浪潮中重新站稳脚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否则,一味地靠降价和不太走心的宣传,恐怕难以真正打动消费者,实现销量的持续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