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入手贝纳利小迅龙150S,如今仪表盘已跃至5200公里。作为身高160cm的小个子,当初780mm的坐高能让我双脚稳贴地面,1.39万裸车价也契合1.5万预算,它陪我从起步熄火、忘关转向灯的新手,成长为能熟练穿梭市区早高峰的骑手,曾是我眼中的“完美新手车”。
周二下班跑山,让我第一次动了换车的念头。市区里,150cc单缸发动机2000-3800转的线性动力很贴心,早高峰跟车轻拧油门就走,从不会突然窜车。但上了山路,面对好友的300cc车型,差距瞬间显现。连续弯道里,好友轻给油就能提速过弯,我把油门拧到三分之二,转速飙到7800转,发动机嗡嗡像闷罐里的蜜蜂,车速却只从55km/h爬到65km/h,只能看着他的车尾灯远去。遇长上坡被农用车挡路,想超车却提不上速,等追上时,好友已在山顶抽完半根烟。
细节短板也被无限放大。平时145kg的整备质量让我能轻松扶车、窄路掉头,前倒置减震过减速带也柔和;可山路上的碎石坑洼,让后减震偏软的问题暴露——过坑时车身晃,我得攥紧车把才稳住,手心全是汗。原厂座椅平时通勤1小时没事,那天来回130公里,后半程屁股硌得生疼,只能频繁抬臀调整,还被好友调侃“骑得比共享单车费劲”。
市区百公里2.1L的油耗也省,满箱油能跑560公里,通勤比地铁便宜。但150cc应付不了高强度骑行,高速、山路动力乏力,座椅和后减震只适合短途。若只是日常代步,它值得选;可若想常跟朋友跑山,或许真得加预算看更大排量的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