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科龙 RT250 深度体验:带毫米波雷达的踏板车,2.5 万级通勤首选

更新于2025-09-08

这里是新MOTO

选择摩托不发愁

说实话,一开始决定试 RT250,我看中的是它的动力和样子,车尾那个小黑方块我压根没在意。销售说那是毫米波雷达,能看后面来车,我当时还心想:“就一台踏板,搞这么复杂干嘛?”

车头那个摄像头也挺出乎我意料的。有回我把车停公司楼下,中午手机 APP 突然弹消息说 “有异常震动”,点开视频一看,是个外卖小哥不小心蹭到了。因为有录像,对方也没扯皮,直接赔了维修费。而且它还能自动录骑行过程,碰到有人加塞或者 “鬼探头”,再也不怕说不清楚了

选 250cc 的车,我最担心的就是动力不上不下 —— 市区里钻缝怕太冲不好控制,快速路上跟车又怕没劲儿。结果 RT250 挺 “会来事” 的:堵车的时候,起步轻得跟 125cc 的车似的,稍微拧点油门就能跟上前面,不用老踩刹车;一到空旷的地方,深拧一把油门,推背感立马就来,完全不像台通勤用的踏板。

油耗也挺省心的。市区骑一周,加了两次油,算下来百公里大概 4.3 升,配上 12.6 升的大油箱,一箱油跑 280 公里没问题,不用像以前那样隔两天就往加油站跑。

车头两个手套箱分工特明确:左边带 USB 充电口,我每天把手机放进去,导航、充电一起弄,再也不用在车把上缠一堆充电线了;右边虽然是加水箱的地方,但留的空间刚好能放钥匙、纸巾和润喉糖,随手拿特别方便。座桶空间更惊喜,我那个带大尾翼的全盔放进去之后,居然还能塞下一件雨衣和一副骑行手套,周末短途出门带点东西完全够。

不过也有俩小遗憾:一个是减震有点硬,为了操控好嘛,可以理解,但过减速带或者坑洼路的时候,颠得还挺明显的。另一个是智能系统不太好上手,第一次连手机 APP 的时候,我琢磨了快半小时才弄明白电子围栏和远程启动怎么设,要是不太会摆弄电子产品的人,可能得多花点时间研究。

RT250 不是台 “完美” 的车,但绝对是台 “懂通勤的车”。它知道早高峰骑车的人需要灵活又有速度,所以动力调得收放自如;知道一个人骑车需要安全感,所以把汽车上的雷达和记录仪都装过来了;还知道平时用着得方便,所以储物空间、风挡这些小地方都想得特别周到。

要是你跟我一样,每天在城里跑几十公里,偶尔想出去跑个山,预算在 2.5 万到 3 万之间,那 RT250 真可以看看。它可能不是参数最牛的,也不是样子最酷的,但它能正好戳中咱们这些都市骑士的痛点 —— 毕竟天天要骑的车,“好用” 可比 “好看” 重要多了。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