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摩托车圈最近热闹得很——川崎新出的Versys 1100刚到店,展厅就被挤得水泄不通。 159000元的价格没涨,排量却从1043cc涨到1099cc,还塞进一堆高科技装备。 更离谱的是,这车刚摆出来三天,二十多台预售名额就被抢空,连试驾车都被老客户扣下不肯还。
这事得从两年前那场尴尬说起。 当时有支车队骑着老款Versys 1000跑川藏线,在海拔五千多的东达山垭口,连续七次熄火趴窝。 川崎工程师拆车后发现,高反让ECU供油系统乱套,气门平衡器震动太大,把半数车主的手机支架都震裂了。 这直接催生了新发动机的研发——现在这具四缸机,活塞环加厚了0.3毫米,节气门开合角度重新调过,连平衡器轴都改成空心结构。 实测在格尔木高原,同等海拔下动力比老款强了快两成。
藏在车架里的黑科技更吓人。 增强型IMU惯性测量单元就像给摩托车装了颗超级大脑,每秒能处理200组数据。 有回在重庆铁山坪跑弯道,试驾车手故意用60码过发卡弯,系统在0.03秒内就察觉侧倾,立马切断内侧车轮动力,还加强了外侧制动。 车手下来说:"这弯道辅助比驾校教练反应还快,吓得我手心直冒汗。 "
动力模式藏在左手把底下,扭一扭就能切换四种模式。 雨天模式会把135匹马力驯成温顺的80匹,扭矩输出顺得像丝绸。 有回杭州下暴雨,女骑手试车时猛给油门,KTRC牵引力控制介入时,连轮胎打滑的吱吱声都没听见,车子稳稳窜了出去。
电子巡航藏着暖心设计。 车速过50km/h启动巡航,右手油门会自动弹回预设位置。 有回在京港澳高速,试驾员连骑四小时,右手小臂肌肉酸痛感比老款轻了四成。 更绝的是,这套系统和IMU联动,上坡自动补油,下坡启动发动机制动。
快速换挡彻底改了骑行节奏。 不用捏离合器就能升降档,变速箱齿轮镀了特殊涂层,换挡冲击比老款轻了六成多。 珠海赛车场测试时,车手连续升降三档超车,变速箱响得像钢琴音阶。 改装店老板试完直摇头:"这流畅度,让我店里那些快排改装件全得下岗。 "
21升油箱配优化后的燃烧系统,实测能跑450公里。 有支车队从成都骑到康定,全程不用加油直接杀到折多山。 可调节风挡的机关在液压杆里,手指轻轻一推就能停在五个高度。 1米8的大个子调最高档,高速时头盔风噪比老款小多了。
原厂快拆边箱架藏着巧思。 支架不用工具就能拆,有位摩旅达人现场演示:停车到装好边箱,全程只用27秒。 车把下的USB-C接口带防水盖,充电功率18W,手机导航时边充边用,两小时能从20%充到80%。
230公斤的车重看着不轻,但工程师把重心压低了15mm。 这招把双缸车常用的低重心设计,巧妙移植到四缸机上。 金港赛道试驾时,1米7的女车手能轻松用脚尖点地,过减速带时车身晃得比某些小踏板还小。
市场部的数据挺有意思。 预定用户里六成多是老款车主,三成五来自宝马R1250GS和本田NT1100的潜在买家。 有位从双缸转来的车主说:"以前觉得四缸机是花架子,但这车的电控让我雨天都敢压弯了。 "
经销商现在为配色头疼。 首批迷彩绿和金属灰被抢光,第二批曜石黑还在海上漂。 有位连订三台的大佬说:"迷彩绿跑摩旅,金属灰通勤,曜石黑收藏——这价格买这种配置的四缸旅行车,错过得等十年。 "
天黑时,展厅里的Versys 1100还亮着。 车头LED灯在地上投出清晰的川崎标志,仪表盘显示室外32℃,座椅下的散热孔呼呼吹冷风。 这或许就是川崎的本事——把天马行空的技术变成触手可得的现实,还不用多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