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0万公里老司机到摩托新手:我的第一辆小踏板选车记

更新于1天前

开了十几年汽车,总里程快30万公里,手动挡切换得行云流水,可当我决定买第一辆摩托车时,还是像个刚拿驾照的新手——光选踏板还是挡车,就纠结了半个月。

最初总觉得会开手动挡汽车,骑挡车肯定不难,直到去店里试了辆150cc挡车,推下车时胳膊都酸了——车重比想象中沉,挂挡时总怕踩错,加上路上汽车总往我身边挤,没骑两百米就慌了。回家果断放弃挡车两轮和四轮完全不一样,摔车风险摆在那,还是先从小踏板练手,先找到骑两轮的感觉再说。

接下来又陷入125还是150的拉锯战。刷了好多博主说“150是黄金排量,动力强、安全配置高,超货车更从容”,我立马在摩托范上翻遍150车型,最中意UHR150。可真到店里一看实车,心凉了半截——车座比我预期高,我160cm的身高居然不能全脚掌落地,每次停车都得踮着脚,更别说以后送孩子上下学,孩子爬上车都费劲。再一想,我每天就通勤15公里,偶尔逛菜市场、拿快递,150的尺寸和重量反而不灵活,最后又把目光拉回125。

最让我纠结的还是有没有ABS。网上都说“没ABS就是不要命”,这也是我当初想选150的原因。可看了一圈125,基本都是前碟后鼓,没一辆带ABS。我翻了好多技术文章,又问了骑摩托的老同事,才慢慢想通:安全最关键的还是自己的驾驶习惯,刹车距离比配置更重要。后来去试骑时,特意感受了下前碟后鼓的刹车,力度够线性,只要不猛捏,完全能控制住,对ABS的执念也就淡了。

最后在铃木和本田之间做选择时,反而没那么纠结了。本田小拉配置高、颜值也俏,可我总觉得少点“稳重感”,漆水和做工不如铃木扎实,更适合女生。我冬天大概率不骑车,铃木的打火棍太实用了——万一电瓶亏电,有个打火棍心里踏实。加上试骑时,铃木的发动机声音比本田更沉稳,虽然低速20码以下震动比电动车大不少,但上了30码就平顺多了,想着“老牌子总不会错”,就定了铃木。

现在骑了快一个月,每天通勤15公里,送完孩子再去上班,比开汽车灵活多了。虽然偶尔还是会被汽车“挤,但慢慢也摸出了骑行的节奏。原来从四轮转到两轮,不是“降维打击”,而是重新开始——不过这种风拂过脸颊的快乐,是开汽车永远体会不到的。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