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大家好我是大熊,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款还没在国内上市,但已经引发不少关注的摩托车 ——MOTO MORINI X-CAPE 1200。这款车挺特别,车身上印着意大利品牌标,总部在意大利特里沃尔齐奥,实际却由中国控股,算是 “中意结合” 的产物。之前品牌的 XC50 和 700 车型在市场上表现不错,这次 X-CAPE 1200 直接进军大型耐力摩托车(maxi enduro)领域,面对的对手都很有实力,目前国内还没上市,咱们就结合外媒的评测,看看它到底有哪些亮点和不足。
先看核心参数和配置,这也是选大排量 ADV 最看重的部分。据外媒介绍,X-CAPE 1200 搭载了 1187cc 的发动机,最大功率 129 马力,最大扭矩 106 牛・米,动力储备足够应对日常骑行和长途穿越。配置上很舍得下本:惯性平台、可关闭的博世 ABS 和弯道 ABS、弯道辅助灯光 —— 过弯时灯光会随车身角度调整,提升夜间弯道视野;还有多地图电子油门、后雷达带盲点监测,跑高速变道能提醒后方来车,定速巡航和可加热手把也没缺席,冬天骑行更友好。
细节配置也很实用,外媒提到它有前行车记录仪,支持持续录制,双 USB 接口(含 USB-C 和普通 USB),还标配了胎压传感器,不用后期加装。刹车系统是 Brembo 的,包括径向泵、M432 卡钳和 320 毫米刹车盘,制动效果有保障;轮子用的是辐条轮,搭配倍耐力蝎子无内胎轮胎,不管是公路还是轻度非铺装路面,抓地力都能满足需求。
再说说发动机,外媒对这台机子的背景做了详细解读。它是兰贝蒂尼设计的 1187cc V 型双缸发动机,早年曾用在品牌的经典车型上,气缸夹角 87 度,活塞直径 106 毫米,行程 66 毫米,最初是按运动车型调校的,在 Corsaro 车型上还曾输出 140 马力。现在为了符合欧 5 + 排放标准,也为了适配大型耐力摩托车的使用场景,做了针对性改进 —— 外媒体验后表示,这台发动机振动控制得不错,骑久了不会有明显麻手的感觉,低转速时动力输出流畅,超过 7000 转后会显露出运动特性,声浪浑厚有辨识度,但油耗偏高是个问题:外媒评测中显示,仪表记录油耗约 8.4 升 / 100 公里,实际加油测试后,大概 12.5 公里消耗 1 升油,这个油耗在同级别车型里不算低。
车身结构和悬挂方面,外媒提到它采用钢铝混合结构车架,兼顾轻量化和刚性;摇臂是铝合金材质,带渐进式杠杆,支撑性表现不错。悬挂系统用的是 Caiava 的,完全可调节 —— 前叉直径 48 毫米,后减震带远程预载调节,前叉的预载、压缩、回弹都能单独调整,压缩调节在右侧,回弹调节在左侧,方便根据不同路况调整参数。
重量和续航也是长途骑行的关键指标。外媒测试数据显示,官方宣称这台车干重 259 公斤,他们在油箱加了 5 升油的情况下,实测重量 253 公斤,重量分布接近 50:50,骑起来不会有明显的 “笨重感”,操控灵活性比预期好。油箱容量 24.5 升,按实测油耗算,满油大概能跑 300 公里,满足中长途骑行的续航需求没问题。
座椅和骑行姿态方面,外媒提到座椅高度 840 毫米,且暂时不可调节(品牌后续计划推出高低可选的选装座椅)。他们找了身高 175 厘米的测试者体验,反馈双脚尖能触地,单脚踩在脚踏上时,整个脚掌能落地,停车时安全感比较足;车身中部设计得比较窄,跨上车时不会觉得费劲。不过座椅有一定弧度,前端窄后端宽,外媒表示长时间骑行时,想调整坐姿会有点受限,但连续骑几小时后,疲劳感不算明显。
从骑行视角看,外媒对 7 英寸显示屏评价不错,它和 XCape 700 用的是同一款,显示清晰,能直接看到档位、剩余续航(和油量在同一行,读取方便),还有可加热手把和座椅的档位 —— 红、黄、绿三档,直观易懂。车把是阳极氧化工艺,上面印着 Moto Morini 的标识,质感在线;钥匙是普通机械钥匙,没有内置编码,虽然简单但实用性没问题。
挡风玻璃支持多档位调节,外媒体验后说,日常骑行用低档位时风噪小,跑高速调到高档位能挡住大部分风,但对身高 175 厘米左右的骑行者来说,高档位会有少量湍流吹到头盔,要是能把上部再放宽一点,风阻保护会更好。操控按钮带背光,晚上也能看清,加热手把需要发动机启动后才能激活,座椅加热能直接通过按钮调节,行驶中还能切换牵引力控制的档位(三档可调),操作逻辑比较清晰。
骑行模式方面,外媒介绍它有五种模式:湿地、越野、运动、公路,还有一个可关闭牵引力控制和 ABS 的模式。不同模式下发动机响应差异明显:湿地模式油门反应柔和,适合雨天或低抓地力路面;运动模式油门直接,提速很干脆;公路模式油门调校偏平顺,动力输出稍显 “肉”,可能是为了兼顾舒适性。电子油门的调校也得到了外媒认可,他们给打了 90 分,说几乎没有迟滞感;变速箱换挡顺畅,快速换挡器降档时表现利落,升档时有点敏感,偶尔会有轻微顿挫,品牌表示后续会通过调校优化这个问题。
定速巡航功能在 150 公里 / 小时以内能用,外媒反馈想关闭的话,只能捏离合,没有单独的关闭按钮,操作上稍微有点麻烦。另外,它支持蓝牙连接头盔,导航需要通过 Morini 的官方 APP 实现,目前还不支持苹果系统,品牌说会尽快推送更新。显示屏能切换日夜模式,DRL 灯自动开关,后雷达也能手动关闭,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
人体工学细节上,外媒提到车把有可向后调节的立管,不用把车把拧得太靠骑行者,外观更整齐,调节空间也够,转向时不会碰到其他部件。乘客区设计得比较贴心,扶手舒服,座椅柔软,腿部三角布局合理,不会觉得拥挤,风阻保护也到位,带家人或朋友长途骑行时,乘客体验不错。
不过外媒也指出了两个小问题:一是左侧膝盖会吹到从散热器出来的热风,右侧却没有,推测是风道设计的问题,品牌表示正在研发导流板,后续车型会改进;二是前后脚踏的间距,穿耐力车靴骑行时偶尔会碰到,要是能再宽一点就更友好了。
性能表现上,外媒对发动机的 “弹性” 评价很高 —— 挂六档、转速 2000 转时,给油还能平稳加速,不会有闯动或跳链的情况,他们说很多高端车型都未必能做到这么平顺。车架和悬挂的调校也很均衡,预生产版的前叉一开始有点软,外媒测试时把压缩和回弹各调了三格,刹车时的 “抬头” 现象明显减少,整体稳定性提升不少。前刹制动力充足,信心很足,后刹需要稍微用点力踩,要是能再调灵敏一点就更好了;倍耐力轮胎的抓地力没让人失望,过弯时车身倾斜平稳,没有明显的侧滑趋势。
最后是价格,外媒从品牌方获悉,X-CAPE 1200 计划在欧洲市场售价 13900 欧元,这个价格在同级别大排量 ADV 里竞争力很突出 —— 它的马力比本田非洲双缸(102 马力)、铃木 V-Strom(107 马力)都高,重量和竞品接近,配置还更丰富,外媒认为性价比很有优势。
不过要注意的是,外媒测试的是预生产版,目前还没有中央支架,一些细节还在完善中,比如快速换挡器的灵敏度、热风问题,还有油耗偏高的情况,希望量产版能针对性优化。对于国内车友来说,虽然现在还没上市,但从外媒评测来看,这款 “中意结合” 的大排量 ADV,要是后续能以合理价格引入,对喜欢长途穿越、看重配置和性价比的车友来说,或许是个值得等待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