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博会掠影:从宗申潮派系列的走红 看国产小排量玩乐车市场的启示

更新于14天前

笔者最为期待的ra1000

今年摩博会,国产摩托各家都拿出了自己的新平台,新车型,如张雪500F,奔达灰石707等等。作为东道主本地大佬的宗申当然也拿出了RA1000这样未来旗舰级的车型。但宗申展台人气最足的居然不是RA1000或者AQS401这样的传统中大排量车型,而是潮牌系列——YOMI,小熊,魔方。

  有人要说了,这些不是坐女人和小孩那桌的吗?

  NONONO,这么说你就想错了。有数据显示,宗申潮派系列在个性化市场里面占据了整个行业市场的60%,这意味着每10位购买该类别摩托车的消费者中,约有6位选择了宗申潮派系列的产品。

以前是香车美女,现在的宗申是“可爱即是正义”!

  意外吗?实际上,潮派系列的成功,是其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强大的技术支撑以及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把握共同作用的结果。

  早在 2021 年的北京摩展,宗申便推出了 “潮” 系列产品,YAMI 和 150R 首次亮相,标志着潮派产品支线的正式开启。据相关行业数据统计,在 2020-2021 年期间,大排量摩托车市场的增长率一度超过 30%,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加入,竞争变得异常激烈。而小排量摩托车市场则被普遍认为增长缓慢,利润空间有限,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对于机车,新入局的消费者更多关心的是“出片率”。性能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宗申在当时敏锐地察觉到了摩托车消费趋势正从实用代步工具向个性化玩乐玩具转变。对年轻人而言,速度和机械感的外形并非一切——追求能表达自我、兼具社交属性的轻量化车型,才是他们更在意的。

  一方面,小排量玩乐车价格亲民、驾驶难度低,能吸引女性等新手用户,扩大市场基盘;另一方面,宗申依托深厚的发动机技术积累(如经多车型验证、稳定性好的 PY150 发动机)和制造经验,可为这类车型提供可靠支撑,这是新入局者不具备的优势。

去年摩博会发布的魔方,其赛博朋克的风格在当时看来多少有些“惊世骇俗”的味道在里面

  潮派系列中的每款车都有鲜明的人设和定位,覆盖了迷你巡航、迷你仿赛、迷你街车、跨界车型等多种风格,满足了不同用户的审美和玩乐需求。这些车普遍在万元左右的亲民价位上,提供了越级的配置,如双通道ABS、TCS牵引力控制、T-BOX车联网系统等。这种“高性价比”策略对新手和年轻消费者吸引力巨大。

  如今市场趋势印证了宗申的前瞻性:大排量市场因竞争激烈增速放缓,部分品牌销量下滑,而小排量玩乐车市场蓬勃发展成为新宠,宗申凭借提前布局,已在此领域建立深厚用户基础与品牌影响力,占据显著优势。

宗申小熊,这款一度对标春风狒狒xo的车型,最终也不负众望。

  总的来说,宗申摩托能在小排量玩乐车赛道取得如此高的占比,并非偶然。它凭借前瞻的战略眼光,精准地切入了一个潜力巨大且尚未被充分开发的蓝海市场;通过极致的产品定义,打造出了一系列设计出众、配置越级、易于驾驶的车型;并充分利用其技术积累和供应链优势,构建了强大的竞争壁垒。

虽然玩乐级摩托车在24-25年销售占比不到5%,但这个细分领域正以每年50%的增速迅速扩大。摩托车消费正在破圈。它的目标用户不再是那些本来就懂车、爱车的“老炮”,而是无数可能从未接触过摩托车,但追求新鲜、个性、乐趣的普通年轻人。

萌宠配萌车,绝了。不少女生就是为了这买单

对于这些新入局的消费者而言,驱动购买的主要因素从“机械性能”转向了“情绪价值”。摩托车从一个复杂的机械玩具,变成了一个容易获得的快乐源泉和社交货币。

而潮派系列,尤其是YOMI和小熊,凭借其友好设计和萌系颜值,成功地吸引了大量女性用户,开辟了全新的市场蓝海。

yomi这个当时被众多骨灰玩家看低的车型,反而成了宗申潮派系列蓝海破冰的“急先锋”

宗申潮派的走红,是国产摩托车消费市场从“小众硬核”走向“大众潮流” 的一个标志性信号。它并不意味着专业玩家消失了,而是意味着市场的“蛋糕”做得更大了。一个新生的、庞大的、更注重生活方式和情感体验的消费群体正在成为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作为老牌大厂,宗申没有只盯着原来那块“小而硬”的蛋糕去内卷,而是敏锐地发现并做大了另一块“大而新”的蛋糕。这不仅是宗申的成功,更是整个中国摩托车产业走向成熟、多元和大众化的重要一步。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