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通勤!本田 NS150XC:全地形胎 + 双通道 ABS,150cc 也能轻度越野

更新于1天前

哈喽,各位摩友大家好,我是你们爱喝豆汁儿的老朋友——金卡纳练习生。

这几天是真的忙,昨天加班抢险到十点多才下班,根本没时间写写摩博会上的新车,今天抽时间给大家出一期150级别的ADV龙骨运动踏板子——本田NS150XC,时间紧任务重,有兴趣的摩友赶紧上车。

动力性能:线性输出适配多场景

搭载的 150cc 水冷四气门 ESP 发动机(11.4kW/14.4Nm)由 PCX160 发动机 “缩缸” 优化而来,油门响应呈现典型的 “本田式线性”—— 初段不窜动,中段加速发力持续(实测红绿灯起步可轻松领先 125cc 踏板半个车身),高转速区间虽无爆发感, 80km/h 内动力储备充足,符合其 “跨界通勤” 定位。

CVT 变速箱与皮带传动的匹配度极高,急加速时无明显顿挫,配合怠速启停功能,城市拥堵路况下油耗可控制在 2.5L/100km 左右(8L 油箱续航可达 300km+)。

减震系统:越级配置决定通过性上限

实际搭载 KYB 倒置前叉(行程 130mm)+ 后减震(行程 110mm),非传统正立式前叉,这是该车核心亮点之一。这套配置在 150cc 级别属于 “降维打击”—— 压过减速带时回弹干脆无余震,烂路行驶时车身姿态稳定,后座载人也不会出现 “塌屁股” 现象。

配备前 14 后 13 英寸铝合金轮毂配上搭配玛吉斯全地形胎(深花纹设计)宽大的龟背轮胎,相比同级别普通踏板车的轮胎,抓地力更强,在湿滑地面或非铺装路面上行驶时,能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轻度非铺装路面通过性远超普通都市踏板,需注意减震行程限制,不适合高强度越野。

安全与智能配置:全系拉满无短板

制动系统:规格扎实制动信心足

采用前 240mm 浪花碟 + 日清双活塞卡钳、后 220mm 浪花碟 + 日清单活塞卡钳的组合,配合博世双通道 ABS,制动脚感线性可控,湿滑路面紧急制动时车身无明显侧滑。对比同级别常用的 220mm 前碟,NS150XC 的制动力矩更充足,100km/h-0 制动距离可控制在 40 米内,符合运动踏板标准。

轮胎抓地力强:配备前 14 后 13 英寸铝合金轮毂配上宽大的龟背轮胎,相比同级别普通踏板车的轮胎,抓地力更强,在湿滑地面或非铺装路面上行驶时,能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安全与智能配置:全系拉满无短板

基础安全:标配博世双通道 ABS+TCS 牵引力控制系统,过弯时能有效抑制车轮打滑,雨天通勤安全性显著提升;

实用配置:自动感光大灯、胎压监测、前置摄像头(Pro 版升级前后 1080P 行车记录仪)、20W 快充接口均为全系标配,解决长途骑行的充电与记录需求;

智能互联:五英寸 TFT 全彩仪表支持导航投屏、蓝牙连接与 T-BOX 车联网,可实时查看车辆定位与状态,相比同级别常见的 LCD 仪表科技感更足;

防护升级:Pro 版自带高强度护杠与尾箱,省去后期改装成本,对新手友好。

操控与实用性:兼顾灵活与装载

795mm 座高对 170cm 以上骑手友好,双脚可平稳着地;134kg 整备质量在同级别中属于轻量化,低速挪车或掉头时操控灵活,女生也能轻松驾驭。27 升座桶空间可容纳一顶全盔 + 手套,Pro 版的原厂尾箱进一步扩展装载能力,兼顾日常通勤与短途摩旅。

总结一下

19980-21280 元的定价看似高于 150cc 踏板主流价(1.5-1.8 万),结合配置来看极具竞争力:

相比自家 NS150GX(15980 元起),多花 4000 元换来 ADV 外观、KYB 减震、TCS 与车联网,对追求功能性的用户而言性价比更高;

对比国产高端 ADV150,价格确实是虚高,但是本田发动机可靠性、日清卡钳与博世电控的调校成熟度更值得信赖,长期使用成本更低。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